[發明專利]一種灌漿套筒補灌漿裝置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78354.4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389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鵬;崔士起;宋雙陽;孫建東;石磊;劉文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建科特種建筑工程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2 | 分類號: | E04G21/02;E04G21/04;E04C5/1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陳曉敏 |
| 地址: | 25003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灌漿 套筒 裝置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灌漿套筒補灌漿裝置及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料桶:采用封閉結構,第一料桶連接有與其內部空間連通的第一負壓管和第二負壓管,第一負壓管與負壓件連接,第二負壓管能夠通過預制構件開設的鉆孔伸入灌漿套筒內部;第二料桶:頂部敞口設置,連接有能夠伸入預制構件開設的鉆孔內部的補漿管;封堵件:能夠與預制構件固定,對鉆孔進行封堵,本發明的補灌漿裝置施工方便,省時省力,保證了施工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灌漿套筒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灌漿套筒補灌漿裝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這里的陳述僅提供與本發明相關的背景技術,而不必然地構成現有技術。
裝配式混凝土構件采用灌漿套筒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原因,會導致灌漿套筒內漿料不飽滿的情況,將會影響建筑物的質量,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目前,施工人員通過填縫槍或其他結構的注射裝置來對灌漿套筒進行補漿,如專利CN211257564U公開了一種用于灌漿套筒的二次補灌漿裝置,采用灌漿槍進行補漿,但是發明人發現,使用該種類的補漿裝置時,如果施工人員操作的力度和速度較大,導致一次灌漿量較多,導致灌漿套筒內無法及時排氣,使得施工人員灌漿較為費力,當出漿口出現一定程度的堵塞時,也會使得工作人員灌漿較為費力,此時施工人員會誤認為灌漿套筒內灌滿漿料,而造成灌漿套筒的飽滿度達不到要求,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灌漿套筒補灌漿裝置,能夠有效保證灌漿套筒的補灌漿效果,避免了工程的安全隱患。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灌漿套筒補灌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料桶:采用封閉結構,第一料桶連接有與其內部空間連通的第一負壓管和第二負壓管,第一負壓管與負壓件連接,第二負壓管能夠通過預制構件開設的鉆孔伸入灌漿套筒內部;
第二料桶:頂部敞口設置,連接有能夠伸入預制構件開設的鉆孔內部的補漿管;
封堵件:能夠與預制構件固定,對鉆孔進行封堵。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料桶包括頂部敞口設置的桶體,所述桶體頂部可拆卸的密封連接有桶蓋,所述桶蓋與第一負壓管和第二負壓管的一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負壓管的直徑小于灌漿套筒的出漿口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負壓件采用抽氣泵。
進一步的,所述封堵件采用膠帶,所述膠帶能夠與預制構件粘貼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補漿管采用L型管,包括垂直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一端與第二料桶的底部固定,并且與第二料桶內部空間連通,第一管段的另一端與第二管段的一端連接,第二管段的另一端能夠伸入預制構件開設的鉆孔中。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料桶及第二料桶上設置有刻度線。
第二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灌漿套筒補灌漿裝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預制構件上開設鉆孔,使得鉆孔通過灌漿套筒的出漿口與灌漿套筒內部空間連通;
將封堵件固定在預制構件上,使得封堵件封堵住鉆孔;
將第二負壓管穿過封堵件并伸入灌漿套筒內部,將補漿管穿過封堵件并伸入鉆孔內部,固定好第二料桶,并在第二料桶內盛入補漿料;
啟動負壓件,負壓件通過第一負壓管和第二負壓管對灌漿套筒內部空間抽真空,在大氣壓力作用下,第二料桶內的補漿料進入依次進入鉆孔和灌漿套筒,對灌漿套筒進行補漿;
當第二負壓管內有漿料流出至第一料桶內后,負壓件停止工作,拔出第二負壓管和補漿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建科特種建筑工程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建科特種建筑工程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835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