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車牽引電機傳感信號線纜護管防松連接器和牽引電機用傳感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73019.5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16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晶 |
| 主分類號: | H02G15/06 | 分類號: | H02G15/06;H02G15/04;H02G3/06 |
| 代理公司: | 丹東匯申專利事務所 21227 | 代理人: | 徐楓燕 |
| 地址: | 118000 遼寧省丹***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車 牽引 電機 傳感 信號 線纜 護管防松 連接器 傳感器 | ||
本專利申請的動車牽引電機傳感信號線纜護管防松連接器和牽引電機用傳感器,其中的動車牽引電機傳感信號線纜護管防松連接器,其中的連接螺帽包括外連接螺帽和內連接螺帽,外連接螺帽與探頭護管螺栓配合、鎖緊探頭護管與外連接螺帽端面之間的主防松墊圈;套裝在連接管鎖定凸臺后側管體上的內連接螺帽,與外連接螺帽的后段內螺紋配合,其內端面與鎖定凸臺配合鎖緊連接管。牽引電機用傳感器,其組成包括傳感探頭、傳感信號線纜及其金屬護管和所述的動車牽引電機傳感信號線纜護管防松連接器。本技術方案解決了加裝防松墊圈后不能兼顧金屬連接管緊固和防松墊圈鎖緊裝配技術問題,完全符合CHR5A動車組列車對牽引電機傳感器安裝的嚴格技術要求。
技術領域
本專利申請涉及封裝型傳感器,尤其涉及傳感探頭與傳感信號線連接引出的密封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以CHR5A型動車組列車牽引電機軸承和定子繞組溫度傳感器引出設置結構為例,兩軸承傳感器要從電機端蓋自上而下穿過鏤空區抵達測溫點,技術要求穿過鏤空區的傳感器信號線纜部分必須由不銹鋼材質的金屬護管加以密封保護,該金屬護管還擔負著與信號線纜橡膠外護套密封連接作用,還與傳感探頭的探頭護管連接,達到密封保護和傳感探頭固定作用。
傳感探頭的探頭護管與金屬護管的密封連接是由連接螺帽來完成,如圖1所示,金屬護管的連接管,鎖定凸臺前側管體密封套入探頭護管螺栓管腔,連接螺帽與探頭護管螺栓配合,連接螺帽鎖緊臺與連接管的鎖定凸臺11相互鎖定配合,密封鎖緊探頭護管與連接管,完成組裝。但高速軌道交通領域對設備“八防”中的防松要求極高,要求設備中的組裝結構中凡包含的螺栓件都必需加設防技術松措施。對本傳感組裝連接環節結構而言,連接螺帽A與探頭護管螺栓1端面應加裝防松墊圈4,但加裝后,如圖2所示,盡管在原工藝配合結構基礎上精確考慮防松墊圈厚度值,但墊圈部件作為標準件,每一件墊圈都有不同厚度公差,在實際組裝應用中就會出現壓緊防松墊圈就難以鎖緊連接管,反之,滿足了連接管鎖緊配合,就難以保證壓緊配合防松墊圈。要解決這一技術問題,只能使組成中的金屬構件、防松墊圈厚度有達到配合要求的加工精度,但實際幾乎是無法實現的,即使有,幾率極低,不能應用于規模化批量生產。而且,作為動車組列車牽引電機中安裝的檢測裝置,該領域有嚴格的技術要求,列車設施及與列車設備配套的相關結構均不可改動,即原金屬連接管、傳感探頭的外型尺寸均不可改動,這給本技術攻關課題再度增加極大的技術難度。
發明內容
本專利申請的目的在于在不改動核心構件結構和外型尺寸的技術要求下,包括探頭護管螺栓和金屬護管的連接管結構和外型尺寸,解決必須增設防松墊圈后,實際配合能兼顧滿足金屬護管連接管緊固和防松墊圈鎖緊雙道配合技術要求,提供一種動車牽引電機傳感信號線纜護管防松連接器和牽引電機用傳感器。
本專利申請提供的動車牽引電機傳感信號線纜護管防松連接器技術方案,其主要技術內容是:一種動車牽引電機傳感信號線纜護管防松連接器,包括探頭護管螺栓、傳感信號線纜金屬護管和連接螺帽,所述的連接螺帽包括外連接螺帽和內連接螺帽,所述的金屬護管,其連接管的鎖定凸臺前側管體插入探頭護管螺栓管腔、且密封配合,所述的外連接螺帽,其前段內螺紋與探頭護管螺栓配合、鎖緊探頭護管螺栓與外連接螺帽端面間的主防松墊圈;套裝在連接管鎖定凸臺后側管體上的內連接螺帽,與外連接螺帽的后段內螺紋配合,其內端面與鎖定凸臺配合、鎖緊所述連接管。
上述整體技術方案的之一優選技術手段,內連接螺帽內端面與連接管的鎖定凸臺之間鎖緊有一內防松墊圈。
上述整體技術方案的之一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主防松墊圈為碟形防松墊片。
上述整體技術方案的之一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內防松墊圈為碟形防松墊圈。
本專利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動車牽引電機傳感信號線纜護管防松連接器的牽引電機用傳感器,其構成包括傳感探頭、傳感信號線纜及其金屬護管和用于于金屬護管上固定組裝傳感探頭的動車牽引電機傳感信號線纜護管防松連接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晶,未經楊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30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治缺血性腦卒中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基于計算機視覺的廢玻璃人工智能分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