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模鍛壓機自動進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72414.1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52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正華;金龍;夏譽容;盧彥名;夏一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泰隆管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8 | 分類號: | B21J13/08;B21J5/02;B21J13/10;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王超 |
| 地址: | 2247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鍛壓 自動 進料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熱模鍛壓機自動進料裝置,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內部設有傳輸組件、第一定位組件和第二定位組件,所述傳輸組件上表面設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有第一定位組件,所述第二定位組件位于第一定位組件上方,所述機體內部上方還設有上壓模,所述機體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機體另一側開設有出料口,本發明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利用支撐桿和夾板對下壓模上的工件進行第一次定位,將工件夾緊固定至下壓膜的中間位置,同時起到定位工件至中間位置和夾緊工件的作用,定位工件便于對工件進行第二次定位,夾緊工件使得工件在進行第二次定位時不會在下壓模上移動,并且,夾板還可以防止灰塵向兩邊擴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鍛壓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熱模鍛壓機自動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熱模鍛壓機廣泛應用于汽車、拖拉機、內燃機、船舶、航空、礦山機械等制造業中,用于進行成批大量的黑色和有色金屬的模鍛和精整鍛件,鍛造出的鍛件精度高,材料的利用率高,生產率高,易于實現自動化,對工人的操作技術要求低,因而在現代鍛壓生產中的應用日趨廣泛,是現代鍛造生產不可缺少的高精鍛設備,熱模鍛壓機的打擊速度快,模具熱接觸時間短,模具使用壽命長,采用上、下頂料設計,拔模斜度減小,節約鍛材,抗傾斜率高,導軌精度高,鍛件質量好,機體左右兩側設有作業窗口用于鍛件的傳遞,但是,現有的熱模鍛壓機在使用時存在以下問題:進料多采用人工手工放置于工作臺上,工作臺附近由于鍛壓環境例如灰塵給工作人員帶來困擾,并且,人工放置工件只能先上料再鍛壓最后下料,中間停留時間較長,降低了工件的鍛壓效率,所以,人們急需一種熱模鍛壓機自動進料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模鍛壓機自動進料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熱模鍛壓機自動進料裝置,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內部設有傳輸組件、第一定位組件和第二定位組件,所述傳輸組件上表面設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有第一定位組件,所述第二定位組件位于第一定位組件上方,所述機體內部上方還設有上壓模,所述機體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機體另一側開設有出料口;
進一步的,所述傳輸組件包括傳輸帶,所述傳輸帶兩端內側均通過棘輪傳動連接,所述棘輪上設有若干個卡齒,所述傳輸帶上表面設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設有三個,三個所述工作臺在一條直線上,三個所述工作臺分別位于傳輸帶的兩端和中部,位于中部的所述工作臺位于上壓模正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與兩端的工作臺對應設置,所述第二定位組件靠近進料口設置,三個所述工作臺等間距設置,所述傳輸帶兩端為弧形,所述傳輸帶兩端弧形位置的長度與傳輸帶一端至中部的距離相等;
進一步的,所述傳輸帶上表面通過第一彈簧與工作臺固定連接,所述工作臺上表面與下壓模固定連接,所述下壓模位于上壓模的正下方,所述下壓模的下表面面積小于工作臺的上表面面積;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臺上表面兩端均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部設有滑桿,所述滑桿上設有兩個滑塊,所述滑塊的上表面高于工作臺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組件設有兩組,兩組所述第一定位組件位于下壓模兩側且與滑塊一側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組件包括支撐桿和夾板,所述支撐桿設有兩個,兩個所述支撐桿一端分別與兩個滑塊一側鉸接,兩個所述支撐桿另一端均與夾板一側的中間位置鉸接,所述夾板位于下壓模和第二定位組件之間,所述夾板的下表面高于下壓模的上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臺內部為空芯設置,所述工作臺上開設有兩個槽口,兩個所述槽口位于下壓模的對應面,所述槽口方向與夾板方向垂直,所述工作臺內部設有圓筒,所述圓筒為金屬材質,所述圓筒豎直設置,所述圓筒與槽口對應設置,所述圓筒內部豎直設有導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泰隆管件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泰隆管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24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