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處理高濃度有機和/或含氮廢水的分置曝氣組合塔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72044.1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09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戚偉康;施棋;劉麗芳;李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泰山自邇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7/00;C02F101/30;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慶森 |
| 地址: | 271100 山東省濟南市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 濃度 有機 廢水 分置曝氣 組合 方法 | ||
本發明的處理高濃度有機和/或含氮廢水的分置曝氣組合塔及方法,包括進水管、厭氧反應柱、曝氣柱、好氧反應柱和出水管,厭氧反應柱經第一連通柱與曝氣柱相連通,曝氣柱的底部設置有曝氣盤,好氧反應柱的底部設置有布水管,曝氣柱經第二連通柱與好氧反應柱相連通,布水管上開設有朝下的出水孔;好氧反應柱經第三連通柱與厭氧反應柱相連通。本發明的分置曝氣組合塔,實現了廢水的自動循環,無需外加循環泵,降低了廢水處理過程中的能耗;根據各類污水中污染物質的不同,通過控制曝氣量和回流量可以使反應池發生不同的反應,從而更加經濟高效的去除污染物質,廢水經幾十次循環處理后高濃度有機物和/或氨氮得以去除,使得出水滿足排放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置曝氣組合塔及方法,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經曝氣實現充氧和自循環的處理高濃度有機和/或含氮廢水的分置曝氣組合塔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高濃度有機含氮廢水的處理過程通常旨在去除污水中的高濃度有機污染物質以及氮元素,這些污染物質在污水中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長。
常用的處理有機含氮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主要有好氧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膜法、A-B法、厭氧法等。好氧法通常需要大量曝氣,導致耗電量大,一般曝氣不均勻、不穩定;而且好氧菌反應速率較快,世代時間短,繁殖快,會產生大量剩余污泥。厭氧法處理有機廢水,存在著厭氧菌增長緩慢,啟動時間長,而且很難達到排放標準等問題。在實際應用中,關于好氧顆粒污泥應用是很少的,主要是因為傳統方法好氧顆粒污泥培養時間長,且難以穩定,控制參數不明確。
目前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過程通常旨在去除污水中的高濃度有機污染物質,這些污染物質排入水體后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體缺氧,影響魚類和水生植物的生存。
傳統的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染物質的生物方法:好氧法存在曝氣不均勻、不穩定、有死區、且耗能大,剩余污泥產量多等缺點;厭氧法啟動時間較長,反應速率較慢,且出水水質差,達不到排放標準。20世紀末發現了好氧顆粒污泥,但是在培養時存在種種困難,Mishima等學者首次在AUSB反應器中培養好氧顆粒污泥,但條件極為苛刻,需要曝純氧氣;隨后Debeer等學者在流化床反應器中,使用進水預先曝氣的方法培養出了顆粒污泥,但是回流比要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而流化床反應器并不能實現自動回流;SBR的發現促進了好氧顆粒污泥的發展,但是SBR為序批式反應器無法實現連續流。
本文旨在發明一種能夠快速將好氧顆粒污泥培養起來,并結合厭氧污泥處理高濃度有機和/或含氮廢水;單獨設置曝氣柱,污水能夠在系統內不加動力的情況下循環幾十次從而使污水達到排放標準的工藝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處理高濃度有機和/或含氮廢水的分置曝氣組合塔及方法。
本發明的處理高濃度有機和/或含氮廢水的分置曝氣組合塔,包括進水管、厭氧反應柱、曝氣柱、好氧反應柱和出水管,進水管用于向厭氧反應柱中通入待處理廢水,出水管設置于好氧反應柱的上部,用于將處理后的廢水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反應柱經第一連通柱與曝氣柱相連通,第一連通柱的一端與厭氧反應柱的上端相連通,另一端與曝氣柱的下端相連通;曝氣柱的底部設置有對進入的廢水進行曝氣充氧的曝氣盤,好氧反應柱的底部設置有布水管,曝氣柱經第二連通柱與好氧反應柱相連通,第二連通柱的一端與曝氣柱的上端相連通,另一端與布水管的進水口相連通,布水管上均勻開設有多個朝下的出水孔;好氧反應柱經第三連通柱與厭氧反應柱相連通,第三連通柱的一端與好氧反應柱的上端相連通,另一端與厭氧反應柱的下端相連通;厭氧反應柱和好氧反應柱中均培養有顆粒污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泰山自邇環??萍加邢薰?,未經山東泰山自邇環??萍加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20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