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氮化鎵基有源器件的保護環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71888.4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26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鄒宇;陳志堅;賴俊凱;李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3/58 | 分類號: | H01L23/58;H01L23/66;H01L29/778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黃為;冼俊鵬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氮化 有源 器件 保護環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氮化鎵基有源器件的保護環,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所述的保護環包括設置在襯底上圍成閉環的歐姆接觸層,所述歐姆接觸層上層疊第一金屬層;所述的第一金屬層通過縱向通孔連接上方的第二金屬層,所述第二金屬層設有微帶線,所述微帶線串接集總電容后與接地通孔電性連接。優點在于,通過合理調整集總電容的大小,可以使保護環的接地阻抗降到最低,將環內有源器件產生的高頻噪聲有效吸收,并且導出至參考地平面。仿真測試表明,添加保護環可將高頻噪聲隔離度提高10dB以上。第一金屬層的設置可以降低歐姆接觸層的寄生電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頻芯片的保護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氮化鎵基有源器件的保護環。
背景技術
在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基于氮化鎵工藝的毫米波射頻芯片是5G通信芯片中最重要的模塊之一。廣泛應用于汽車雷達、飛機雷達、精確制導和衛星通信等。氮化鎵HEMT是氮化鎵芯片中最重要的有源器件,其高耐壓、低噪聲和高電子遷移率的特性十分適合高性能功率放大器(PA),低噪聲放大器(LNA)和射頻開關(SW)的設計。毫米波的頻率范圍是26.5~300GHz,在該頻段所設計的氮化鎵射頻前端芯片由于頻率高,功率大,常面臨著有源器件間互相干擾的問題,并進一步造成芯片成品性能惡化等問題。因此,對有源器件進行抗干擾模塊的設計變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氮化鎵基有源器件的保護環,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氮化鎵基有源器件的保護環,包括設置在襯底上圍成閉環的歐姆接觸層,所述歐姆接觸層上層疊第一金屬層;所述的第一金屬層通過縱向通孔連接上方的第二金屬層,所述第二金屬層設有微帶線,所述微帶線串接集總電容后與接地通孔電性連接。
所述的第一金屬層或第二金屬層或歐姆接觸層或縱向通孔由TiPtAu制成。
所述的第一金屬層厚度為600nm至700nm;優選為650nm。
所述的第二金屬厚度為1.05um至1.45um;優選為1.25um。
所述的歐姆接觸層厚度為180nm至240nm;優選為210nm。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氮化鎵基有源器件的保護環,其優點在于,通過合理調整集總電容的大小,可以使保護環的接地阻抗最小,將環內有源器件產生的高頻噪聲有效吸收,并且導出至參考地平面。仿真測試表面,可將高頻噪聲隔離度提高10dB以上。第一金屬層的設置可以降低歐姆接觸層的寄生電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保護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層疊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B處的層疊結構示意圖。
圖4是接地通孔的等效電路圖。
圖5是本發明所述保護環的等效電路圖。
圖6是對本發明所述保護環進行仿真測試的電路結構圖。
圖7是圖6所示電路對應的等效電路圖。
圖8是仿真效果的曲線圖。
附圖標記:
gnd Via~接地通孔、TL~微帶線、Sub~襯底、GaN HEMT~氮化鎵基HEMT;Met in~第二金屬層、co via~縱向通孔、Met1~第一金屬層、Oh-C~歐姆接觸層。
Lvia~接地通孔的等效電抗、Rvia~接地通孔的等效電阻;ROhm1~歐姆接觸層和第一金屬層串聯的等效電阻、RTL~微帶線的等效電阻、LTL~微帶線的等效電抗、C1~集總電容;R~保護環的總寄生電阻、L~保護環的總寄生電抗、C~保護環的總寄生電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188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