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括助聽儀器的助聽系統以及用于操作助聽儀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71442.1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26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M.瑟曼;C.威爾遜;E.費舍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萬拓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25/00 | 分類號: | H04R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貴東 |
| 地址: | 新加坡***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括 儀器 系統 以及 用于 操作 方法 | ||
提供了一種包括助聽儀器(4)的助聽系統(2),所述助聽儀器被設計為支持聽力障礙用戶的聽力。此外,提供了一種用于操作助聽儀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從助聽儀器(4)的環境中捕獲聲音信號,處理捕獲的聲音信號以至少部分地補償用戶的聽力障礙,并將經處理的聲音信號輸出給用戶。分析所述捕獲的聲音信號以識別語音間隔,其中所述捕獲的聲音信號包含語音。在識別的語音間隔期間,確定所述捕獲的聲音信號的幅度和/或音高的至少一個時間導數(D1,D2)。如果至少一個導數(D1,D2)滿足預定標準,則暫時地增大所述經處理的聲音信號的幅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操作助聽儀器的方法。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助聽儀器的助聽系統。
背景技術
通常,助聽儀器是被設計用來支持佩戴人的聽力的電子設備(此佩戴人稱為助聽器的用戶或佩戴者)。具體地,本發明涉及專門配置為至少部分地補償聽力障礙用戶的聽力障礙的助聽儀器。
助聽儀器經常被設計為佩戴在用戶的耳朵內或耳朵處,例如,作為耳后(BTE)或耳內(ITE)設備。此種設備稱為“助聽器”。關于其內部結構,助聽儀器通常包括(聲電)輸入換能器、信號處理器和輸出換能器。在助聽儀器的操作期間,輸入換能器從助聽儀器的環境捕獲聲音信號,并將其轉換成輸入音頻信號(即傳輸聲音信息的電信號)。在信號處理器中,處理輸入音頻信號,特別是根據頻率將其放大,以補償用戶的聽力障礙。信號處理器將處理后的信號(也稱為輸出音頻信號)輸出到輸出換能器。最常見的,輸出換能器是電聲換能器(也稱為“接收器”),其將輸出音頻信號轉換成處理后的空氣承載的聲音,其被發射到用戶耳道中。可選地,輸出換能器可以是機電換能器,其將輸出音頻信號轉換成結構承載的聲音(振動),其被發送到例如用戶的顱骨。此外,除了傳統的助聽器之外,還有諸如人工耳蝸的植入式助聽儀器,以及輸出換能器直接刺激用戶聽覺神經的助聽儀器。
術語“助聽系統”表示提供助聽儀器操作所需功能的一個設備或者設備和/或其他結構的組件。助聽系統可以由單個獨立的助聽儀器組成。作為替換,助聽系統可以包括助聽儀器和至少一個另外的電子設備,例如,另外的電子設備是用于用戶另一只耳朵的另一助聽儀器、遠程控制器和用于助聽儀器的編程工具之一。此外,現代助聽系統通常包括助聽儀器和用于控制和/或編程助聽儀器的軟件應用,該軟件應用被安裝在或能被安裝在計算機或諸如移動電話(智能電話)的移動通信設備上。在后一種情形中,典型地,計算機或移動通信設備不是助聽系統的一部分。具體地,常見的是,計算機或移動通信設備將獨立于助聽系統而被制造和銷售。
聽力障礙者的典型問題是不良的語音感知,這通常是由內耳的病理引起的,從而導致聽力障礙者個體減少的動態范圍。這意味著有聽力障礙的聽者(尤其是在嘈雜的環境中)聽不到柔和的聲音,從而需要響亮的聲音來滿足這些聽者的響度水平。
通常,助聽儀器通過放大輸入信號來補償聽力障礙。由此,經常使用壓縮來補償聽力障礙用戶減少的動態范圍,即輸入信號的幅度隨輸入信號水平的函數而增大。然而,由于信號處理的實時限制,助聽儀器中常用的壓縮實現方式經常導致各種技術問題和失真。此外,在許多情形下,壓縮不足以將語音感知增強到滿意的程度。
根據EP1101390B1,已知一種包括特定語音增強算法的助聽儀器。其中,增大了音頻流中的語音片段的水平。通過分析信號水平的包絡來識別語音片段。具體地,檢測突然的水平峰值(突發),作為語音的指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操作佩戴在用戶耳朵內或耳朵處的助聽儀器的方法,此方法為佩戴所述助聽儀器的用戶提供改善的語音感知。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佩戴在用戶耳朵內或耳朵處的助聽儀器的助聽系統,所述系統為佩戴所述助聽儀器的用戶提供改善的語音感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萬拓私人有限公司,未經西萬拓私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14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輔助襯墊的膜電極接合體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裝置
- 下一篇:毛發供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