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機點火電纜裝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69852.2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7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效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泛華航空儀表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3/02 | 分類號: | H01R43/02;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機 點火 電纜 裝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飛機點火電纜裝配方法,首先在金屬軟管的端部外側套裝第一連接套,并對端部進行第一次熔焊,得到軟管組件;然后將銅編織套穿過軟管組件,并在軟管組件的端部外翻;在軟管組件的端部外側套設第二連接套,所述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之間設置有銅編織套,并對三者之間的連接處進行第二次熔焊。本發明將原有裝配焊接過程分解為兩次,將原來的一個金屬零件分解為兩個,同時將原來的釬焊加工改進為兩次熔焊成形。本發明實用性強,解決了現有裝配結構無法滿足產品三防性能的問題。同時,提高了結構強度,外形美觀,工藝性好,具有普遍適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飛機點火電纜裝配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飛機點火電纜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點火電纜型號增多,使用高磁導金屬復合軟管(簡稱:金屬軟管)作為電纜構成主體的型號已達幾十種,例如:點火電纜DDL-63、DDL-65、Q/DDL-72.73系列等。如圖3所示,金屬軟管由不銹鋼絲編織套和不銹鋼波紋管組成。
加工電纜時,金屬軟管孔內再裝配一層銅編織套,然后兩端與金屬零件連接。目前連接采用火焰釬焊方式,加工工序多,焊后氧化嚴重,清理費時費力。更為重要的問題是,火焰釬焊時使用銀銅焊料,加工出的產品在三防試驗時嚴重腐蝕,無法通過試驗,產品可靠性降低。
經分析,電纜在三防試驗時出現嚴重腐蝕現象,主要原因為存在銀銅焊料,在鹽霧環境中,產生電化學腐蝕。火焰釬焊必然要添加焊料,要避免或減少腐蝕,則只能采用熔焊的方式,如氬弧焊、電子束焊,添加與母材同種金屬的焊料,或者母材自身熔化達到連接的目的。
因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飛機點火電纜裝配方法,重新設計、調整金屬軟管與零件的裝配結構,改變接頭形式和加工工藝方法,解決產品三防試驗腐蝕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飛機點火電纜裝配方法,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裝配的產品具有工藝性好、強度高、三防性能高,通過結構的設計提高了產品可靠性。
本發明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飛機點火電纜裝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0:在金屬軟管的端部外側套裝第一連接套,并對端部進行第一次熔焊,得到軟管組件;
步驟S200:銅編織套穿過軟管組件,并在軟管組件的端部外翻;在軟管組件的端部外側套設第二連接套,所述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之間設置有銅編織套,并對三者之間的連接處進行第二次熔焊。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發明,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00中對金屬軟管套設第一連接套的端部的平面進行第一次熔焊。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發明,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00中所述第一連接套設置有承接限位臺,所述第二連接套對應設置有抵接面,所述銅編織套的一端外翻并沿著第一連接套長度方向貼合設置,所述抵接面與承接限位臺固定連接。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發明,進一步地,對承接限位臺與抵接面處進行第二次熔焊。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發明,進一步地,所述金屬軟管包括從內至外依次套設的不銹鋼波紋管、不銹鋼絲編織套;所述不銹鋼絲編織套的端部外側套設有第一連接套。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發明,進一步地,所述銅編織套貼合套設在軟管組件的內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具有強度高、三防性能高,通過結構的設計提高了產品可靠性,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2)本發明改變了裝配結構,采用熔焊代替釬焊,接頭強度提高,能承受較大載荷;熔焊接頭氧化程度低,工藝性好,外形美觀;熔焊接頭三防性能好,產品可靠性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泛華航空儀表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泛華航空儀表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98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