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多段骨折的機器人復位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69787.3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01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畢建平;馬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66 | 分類號: | A61B17/66;A61B34/10;A61B34/30;A61B34/2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閆偉姣 |
| 地址: | 250014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骨折 機器人 復位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多段骨折的機器人復位系統,包括:手術床,手術床的一側設有一個機械臂基座和多個臨時固定裝置基座,分別用于安裝機械臂和臨時固定裝置;所述機械臂的末端連接斷骨夾持裝置。通過臨時復位裝置,能夠對多個骨折段分別進行固定,避免了傳統手術切開復位或骨牽引復位帶來的不確定因素。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輔助機器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多段骨折的機器人復位系統。
背景技術
本部分的陳述僅僅是提供了與本公開相關的背景技術信息,不必然構成在先技術。
多段骨折是一種由高能量暴力引起的不穩定性的骨折,由于斷骨斷裂成多段,斷骨的位置不好把控,復位后穩定性較差,術后容易遺留各種后遺癥。
據發明人了解,目前針對多段骨折的復位,多借助外科手術方法,根據斷骨的不同位置選擇不同的手術入路,暴露骨折端,從而實現直視下準確復位的目的,但是,這種復位方式存在創傷大,骨折段血運破壞嚴重等問題,極易引起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盡管當前已經出現了借助骨牽引的方式,用螺紋針穿過骨質,通過牽引達到復位的目的,但是,對于多段骨折而言,由于骨折段數多,除近端骨折段外,其他骨折段的目標位置均難以把控;并且,進行某一段骨折段的復位時,容易對臨近骨折段帶來影響,例如,撥動了已復位的臨近骨折段。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多段骨折的機器人復位系統,通過臨時固定裝置,避免了對某一骨折段進行復位時可能對臨近骨折段造成的影響,也避免了傳統手術切開復位方式帶來的不確定因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多段骨折的機器人復位系統,包括:手術床,手術床的兩側設有機械臂基座和多個臨時固定裝置基座,分別用于安裝機械臂和臨時固定裝置,根據手術部位及左右選擇不同的機械臂作為復位用機械臂;所述機械臂的末端連接斷骨夾持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臨時固定裝置基座上包括可調節安裝孔,用于固定臨時固定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臨時固定裝置基座包括底座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設有上方開口的安裝孔,通過螺栓調節安裝孔大小。
進一步地,所述臨時固定裝置包括相連接的連接件和萬向夾持器,所述連接件能夠伸入可調節安裝孔內實現固定,所述萬向夾持器用于夾持螺紋針。
進一步地,所述斷骨夾持裝置包括相連接的固定基座和多個萬向夾持器,所述固定基座用于與機械臂末端連接,所述萬向夾持器用于夾持螺紋針。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基座為圓盤形,其周向均勻設置固定座,用于固定萬向夾持器。
進一步地,所述萬向夾持器包括依次連接的萬向轉動部件、滑動桿、以及能夠沿滑動桿運動的末端夾持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萬向轉動部件包括球頭連桿和設置在球頭連桿兩端的端蓋。
進一步地,所述末端夾持機構包括滑桿,在滑桿上依次設置的凸形塊、旋轉塊和壓緊塊,所述凸形塊上端設置凸臺,通過凸臺與旋轉塊可轉動連接,所述旋轉塊與壓緊塊的接觸面上設置螺紋針固定孔。
進一步地,還包括磁導航系統,包括接收器、發射器、控制盒和電子設備;每個需復位骨塊上均有螺紋針連接接收器,接收器和發射器均通過控制盒與電子設備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牽引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包括軸向往返運動裝置和腳部/腕部固定件,其中,軸向往返運動裝置末端與腳部/腕部固定件連接。以上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提出了一種專用于多段骨折的機器人復位系統,通過引入臨時固定裝置,使得各個骨折段在進行牽引復位時不會對其他骨折段造成影響,避免了相互干擾,保證了復位效果,并且,借助機械臂進行復位能夠提供足夠的穩定性,且有利于按照規劃路徑進行精準復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未經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97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