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疊合樓板桁架及底筋排布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269552.4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93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胡友斌;徐安飛;楊杰文;席菲菲;杜清澤;林虹兵;柏皓天;樊謙;魏國俊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重慶中科建設(shè)(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chuàng)新專利商標(biāo)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 地址: | 40800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疊合 樓板 桁架 排布 方法 | ||
1.一種疊合樓板桁架排布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驟S2:計算各桁架間距的數(shù)量;
所述步驟S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201:建立循環(huán)算法:
式(1):FOR hj_jb = s TO p
FOR x1=0TO n_hj-1
x2=n_hj-1-x1
IF 2*hj_jb+x1*d1+x2*d2-k=0THEN
ccc[1][x1+1]=hj_jb
aaa[1][x1+1]=x1
bbb[1][x1+1]=x2
ELSE
ENDIF
NEXT x1
NEXT hj_jb
上式中,n_hj為桁架數(shù)量;
hj_jb為桁架距邊距離;
s和p分別為桁架距邊距離取值范圍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d1是指第一種桁架間距;
d2是指第二種桁架間距;
x1是指第一種桁架間距的數(shù)量;
x2是指第二種桁架間距的數(shù)量;
k是指疊合樓板的寬度;
通過式(1)可獲得包含hj_jb、x1、x2的三個數(shù)組ccc[][]、aaa[][]、bbb[][],即所有滿足2*hj_jb+x1*d1+x2*d2-k=0的情況;
因桁架布置須滿足對稱性,x1、x2中至少一個為偶數(shù),建立下列函數(shù)進行篩選:
式(2):
ppp[1][i]=FRA((bbb[1][i])/2)*FRA((aaa[1][i])/2)
IF ppp[1][i]=0THEN
hj_jj_th[1][i]=ccc[1][i]
hj_n1_th[1][i]=aaa[1][i]
hj_n2_th[1][i]=bbb[1][i]
ENDIF
上式中,i指數(shù)組的列;
上式中,函數(shù)ppp[1][i]用于篩選“x1、x2中至少一個為偶數(shù)”的情況,當(dāng)IF ppp[1][i]=0時,就表明“x1、x2中至少一個為偶數(shù)”;
通過式(2)可獲得數(shù)組hj_jj_th[][]、hj_n1_th[][]、hj_n2_th[][];
再利用式(3),篩選hj_jj_th[][]中的最大值,獲得對應(yīng)的x1、x2數(shù)值;
式(3):
hj11jj=MAX(hj_jj_th[1][i])
PARAMETERS hj_jb=hj11jj
FORn=1TO n_hj
IF hj_jj_th[1][n]=hj11jj THEN
nnn=n
ENDIF
NEXT n
x1=aaa[1][nnn]
x2=bbb[1][nnn]
上式中,n為數(shù)組的某個列;
nnn為滿足上式要求的數(shù)組的某個列;
hj11jj為hj_jj_th[][]數(shù)組中的最大值,即桁架距邊最大的值;
由式(3)可得hj_jb、x1和x2的值。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疊合樓板桁架排布方法,其特征是:還包括步驟S1:計算所需桁架數(shù)量,具體通過式(4)求得;
式(4):
n_hj=CEIL(k/q);
其中n_hj為桁架數(shù)量;
q為桁架間允許的最大間距。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疊合樓板桁架排布方法,其特征是:還包括步驟S3:桁架的布置;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31:根據(jù)hj_jb桁架距邊距離,擺放樓板兩端的兩根桁架;
S32:根據(jù)步驟S2中求得的x1和x2的值,布置中間桁架,包括:
S301:若x1、x2均為偶數(shù),先從兩端按d1和d2中的較小值的間距對稱布置桁架,再從兩端按d1和d2中的較大值的間距對稱布置;
S302:若x1、x2中存在一個奇數(shù)和一個偶數(shù),先按x1和x2中偶數(shù)對應(yīng)的桁架間距從兩端對稱布置桁架,再按x1和x2中奇數(shù)對應(yīng)的桁架間距布置剩余桁架。
4.一種疊合樓板底筋排布方法,其特征是:先按權(quán)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疊合樓板桁架排布方法排布好桁架后,還包括步驟S4:與桁架平行的底筋的布置,
步驟S4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401:在疊合樓板兩端對稱各布置一根底筋;
S402:若第一根桁架的距邊距離比設(shè)定底筋間距加100mm還要大,則在距邊一側(cè)距離第一根桁架一個設(shè)定底筋間距的位置上添增加擺放一根底筋;
S403:布置剩余底筋。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重慶中科建設(shè)(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中科建設(shè)(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9552.4/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