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旋挖鉆機用鉆頭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268920.3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78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伯成;吳寧林;仰宗錄;謝義;李冬;王曦;李云飛;李宣;楊航;陳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四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市鑫良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0/42 | 分類號: | E21B10/4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貴艷 |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鉆機 鉆頭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旋挖鉆機用鉆頭,包括鉆筒,所述鉆筒上端設有連接部,下端設有削切部,所述鉆筒包括鉆筒本體和開合筒皮,所述鉆筒本體沿其側壁縱向開設一槽口,所述槽口的開口端位于鉆筒本體底端面,所述開合筒皮設于所述槽口處,所述開合筒皮頂部通過第一鉸鏈與鉆筒本體轉動連接;所述削切部具有位置相對設置的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通過第二鉸鏈與開合筒皮底部轉動連接。本發(fā)明結構新穎,開合筒皮與削切部構成偏心L形結構,當門型框與鉤子脫離時開合筒皮受重力作用自動與鉆筒本體實現(xiàn)分離,從而使泥渣自動掉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鉆孔樁施工用鉆頭領域,具體是一種旋挖鉆機用鉆頭。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樁基礎因承載力大,結構穩(wěn)定,被廣泛應用在地鐵建設、車站、機場及房屋建筑等領域,在使用旋挖鉆機鉆孔的過程中,鉆頭內會堆積泥渣,需要及時清理以保證鉆頭的持續(xù)工作能力。
目前常用的排渣方法是:正向、反向快速轉動鉆桿,帶動鉆頭,利用離心力將渣土甩出;采用快速收放主纜繩,將鉆頭內渣土抖出。但快速轉動鉆桿會產生巨大噪音,且對于粘性土層,渣土很難甩出來,效率低下;長期抖動主纜繩,會加速纜繩老化。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挖鉆機用鉆頭,既不用借助纜繩排渣,又可以有效避免施工產生的噪聲污染,提升工作效率。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旋挖鉆機用鉆頭,包括鉆筒,所述鉆筒上端設有連接部,下端設有削切部,所述鉆筒包括鉆筒本體和開合筒皮,所述鉆筒本體沿其側壁縱向開設一槽口,所述槽口的開口端位于鉆筒本體底端面,所述開合筒皮設于所述槽口處,且,所述開合筒皮頂部與鉆筒本體轉動連接;所述削切部具有位置相對設置的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開合筒皮底部轉動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開合筒皮頂部通過第一鉸鏈與鉆筒本體樞接;所述第一連接端通過第二鉸鏈與開合筒皮底部樞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鉆筒本體內部軸向貫穿有壓桿,所述壓桿頂部與連接部固接,所述壓桿底部設有勾取件,所述勾取件與第二連接端卡接;于所述鉆筒本體內部的壓桿上設有用于限制壓桿上下位移的第一限位塊;于所述壓桿頂部外周套設有套環(huán),所述套環(huán)與連接部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環(huán)與第一限位塊之間的壓桿上套設有壓緊彈簧。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削切部包括上底盤、設于上底盤正下方的削切盤以及貫穿上底盤和削切盤中心的定心管所述上底盤與定心管固定連接,所述削切盤繞定心管轉動;所述上底盤和削切盤均具有對稱設置的缺口;所述削切盤下端面固設有齒盤,所述齒盤包括齒盤座以及設于齒盤座上的截齒;所述第二鉸鏈連接在第一連接端處的上底盤上。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齒盤包括關于定心管徑向對稱設置的第一齒盤和第二齒盤,以及固設于上底盤下端面中心處的第三齒盤;其中,所述第一齒盤上設有朝向一致的第一截齒,所述第二齒盤上設有朝向一致的第二截齒,所述第三齒盤上設有兩個朝向不同的第三截齒,所述第一截齒、第二截齒、第三截齒的朝向均不同;所述第三齒盤的位置低于比第一齒盤和第二齒盤。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勾取件包括關節(jié)鉸鏈和鉤子,所述關節(jié)鉸鏈轉動連接于壓桿底端、所述鉤子轉動連接于關節(jié)鉸鏈底端;所述第二連接端處的上底盤上端面設有門型框,所述門型框與鉤子尖端卡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門型框兩側的上底盤上端面邊緣各設有一個扭轉塊;所述鉆筒本體底端開設卡接缺口,所述卡接缺口上包覆有護邊條,所述護邊條具有容納所述扭轉塊的外形輪廓。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鉆筒本體槽口兩側的內壁上設有兩個第二限位塊,所述開合筒皮兩側的外壁上設有第三限位塊,所述第二限位塊和第三限位塊相互交錯咬合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四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市鑫良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四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市鑫良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89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