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級離心泵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68900.6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55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A·羅德里格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爾壽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1/06 | 分類號: | F04D1/06;F04D29/44;F04D29/6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任霄;王麗輝 |
| 地址: | 瑞士溫***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級 離心泵 | ||
提出一種多級泵,其具有外部泵殼以及多個級,所述多個級包括至少第一級和最后一級,每一級包括級殼體、葉輪以及擴散器,多級泵進一步包括用于將流體供應到第一級的葉輪的泵入口、用于排放流體的泵出口以及被構造成圍繞軸向方向旋轉的泵軸,其中每一葉輪按抗扭方式安裝到泵軸,其中所有葉輪一個接一個地布置在泵軸上,其中最后一級包括帶有收集器室的收集器,收集器室被構造成從最后一級的擴散器接收流體,其中除最后一級以外的所有其它級都包括引導通道,引導通道被構造成從特定擴散器接收流體并且將流體引導到下一級的葉輪,并且其中收集器室相對于最后一級的擴散器在軸向方向上移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獨立權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輸送流體的多級泵。
背景技術
用于輸送流體的多級泵用于許多不同行業中、特別是用于應該產生高壓的應用。使用多級泵的重要行業例如是油氣加工行業、發電行業、化學行業、清潔和廢水行業或制漿造紙行業。
在油氣加工行業中,多級泵被例如設計成用于輸送烴類流體,例如用于從油田提取原油或者用于油/氣通過管道或在煉油廠內的輸運。另一應用是工藝流體(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水、并且特別是海水)到油儲存部中的注射。對于此類應用,所述泵被設計為(水)注射泵,其在高壓下將海水供應到通向油儲存部的地下區域的井。
對于其它應用,多級泵可以被設計為用于發電廠的鍋爐饋送泵,或者例如在用于水的脫鹽的反滲透工藝中設計為增壓泵,僅列舉幾例。
多級泵包括各自具有葉輪的多個級,其中所有葉輪一個接一個地布置在公共泵軸上。驅動所述泵軸圍繞軸向方向旋轉,使得所有葉輪都圍繞所述軸向方向共同旋轉。
圖1是示出從現有技術已知的多級泵1'的示意性表示。圖1按沿著軸向方向A的軸向橫截面示出多級泵1'。為了更好地理解,圖2按如由圖1中的切割線II-II所指示的垂直于軸向方向A的橫截面示出多級泵1'。
多級泵1'包括沿軸向方向A延伸的外部泵殼2',軸向方向A由中心地穿過外部泵殼2'的泵軸9'的軸線限定。外部泵殼2'包括筒形殼體21',筒形殼體21'在其第一軸向端部處由吸入蓋22'封閉,并且在其第二軸向端部處由排放蓋23'封閉。吸入蓋22'和排放蓋23'固定地安裝到筒形殼體21'。
多級泵1'包括多個級,即第一級31'、最后一級33'以及多個(此處,三個)中間級32',其中所有中間級32'都布置在第一級31'與最后一級33'之間。所有級31'、32'、33'一個接一個地布置在筒形殼體21'內部,使得筒形殼體21'包封所有級31'、32'、33'。
多級泵1'進一步包括用于將流體供應到第一級31'的泵入口4'以及用于排放所述流體的泵出口5'。因此,第一級31'是最靠近于泵入口4'的級,并且最后一級32'是最靠近于泵出口5'的級。
每一級31'、32'、33'包括級殼體6'、用于作用在所述流體上的葉輪7'以及被構造成環繞葉輪7'并且從葉輪7'接收流體的擴散器8'。每一葉輪7'按抗扭方式安裝到泵軸9'。所有葉輪7'一個接一個地沿軸向方向A布置。第一級31'和所有中間級32'的所有擴散器8'都包括引導通道81',引導通道81'布置在特定擴散器8'的下游。引導通道81'被構造成從特定擴散器8'接收流體,并且將所述流體引導到下一級的葉輪7'。最后一級33'包括帶有收集器室11'的收集器10',收集器室11'被構造成從最后一級33'的擴散器8'接收流體,并且將所述流體引導到泵出口5'。
收集器10'被構造成同心地包封最后一級33'的擴散器8',使得收集器室11'被設計為環狀收集器室11',其沿著擴散器8'的圓周徑向向外環繞整個擴散器8'。這在圖2中最佳可見。
收集室11'和擴散器8'相對于軸向方向A對齊,其中擴散器8'相對于收集器10'的收集室11'徑向向內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爾壽管理有限公司,未經蘇爾壽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89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