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回收的口罩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67629.4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935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言;張蘭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言 |
| 主分類號: | A41D13/11 | 分類號: | A41D13/11;A41D31/02;A41D31/04;D21H27/00;D21H19/84;D21H19/14;D21H19/28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張大保 |
| 地址: | 36200***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回收 口罩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醫用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回收的口罩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口罩繩材料從內至外依次熱熔壓合有芯層、中間層、外層,所述口罩繩為帶狀結構,且兩端為弧形,其中,芯層由以下按總質量分數100%計數的原料制成:40%?50%木質纖維素、20%?30%接枝改性高分子材料、20?40%去離子水等。所述芯層、中間層、外層均由可降解材質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口罩繩可以降解,另外,也可以在高溫消毒下,進行再次回收,且同時外層內設有聚三亞甲基碳酸酯,其具有有優良的生物相容性、記憶性、生物可降解性等,可以保證口罩繩的韌性;所述口罩繩的制作通過制紙技術、壓合技術、激光剪切技術能夠快速的得到所述口罩繩,達到了能夠快速生產口罩繩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用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回收的口罩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口罩為醫用產品,且為一次性產品,口罩使用后的處理一般直接進行掩埋或者焚燒,而一般的口罩耳帶(口罩繩)是不可降解或者不可回收的,掩埋不降解材質,容易導致區域內長時間的污染,而對于口罩繩來不是佩戴感染的主要區域,如果可以進行二次回收再利用,則便于能源的節約,因此亟需研發一種可降解、可回收的口罩繩材料,且能夠快速生產口罩繩的制造方法。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現有的口罩耳帶(口罩繩)是不可降解或者不可回收的,掩埋不降解材質,容易導致區域內長時間的污染,而對于口罩繩來不是佩戴感染的主要區域,如果可以進行二次回收再利用,則便于能源的節約,本發明提供提供一種可降解、可回收的口罩繩材料,且能夠快速生產口罩繩的制造方法。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可回收的口罩繩材料,所述口罩繩材料從內至外依次熱熔壓合有芯層、中間層、外層,所述口罩繩為帶狀結構,且兩端為弧形;
其中,芯層由以下按總質量分數100%計數的原料制成:40%-50%木質纖維素、20%-30%接枝改性高分子材料、20-40%去離子水;
其中,中間層由以下按總質量分數100%計數的原料制成:100%水刺木漿;
其中,外層由以下按總質量分數100%計數的原料制成:30%-40%竹纖維、40%-50%聚乳酸漿、10%-30%聚三亞甲基碳酸酯。
進一步的,芯層由以下按總質量分數100%計數的原料制成:45%木質纖維素、25%接枝改性高分子材料、35%去離子水。
進一步的,外層由以下按總質量分數100%計數的原料制成:35%竹纖維、45%聚乳酸漿、20%聚三亞甲基碳酸酯。
進一步的,所述芯體厚度為1-2mm,所述中間層、外層的厚度為 0.5-1mm。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回收的口罩繩材料的制造方法;
所述制作方法如下:
a)芯層制作:首先將木質纖維素、接枝改性高分子材料、去離子水按比例放入容器進行快速攪拌,攪拌速率1500-1800r/min,攪拌時間 5-8min,形成混合液,接著,將混合液進行打漿,在多循環倉內進行5-8次打漿,形成漿液,然后,將漿液放入壓平機內進行壓平形成濕紙張,最后,將濕紙張烘干處理,烘干溫度為75-95攝氏度,烘干20-30分鐘,形成干紙張;
b)中間層制作:將100%水刺木漿均勻涂抹于芯層表面,接著,烘烤,烘烤溫度為75-95攝氏度,烘烤時間15-20min,然后,利用壓光機進行壓合,形成中間層,對芯層兩表面都均進行此作業,中間層完成;
c)外層制作:將竹纖維、聚乳酸漿、聚三亞甲基碳酸酯混合,形成混合液,此時均勻涂抹于中間層表面,接著,烘烤,烘烤溫度為75-95 攝氏度,烘烤時間15-20min,利用壓光機進行壓合,形成外層,即紙狀半成品口罩繩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言,未經王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76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