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活塞往復式液力緩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66187.1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80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卜海祥;李愛娟;黃欣;曹家平;牛傳虎;王春民;邱緒云;王希波;王健;徐傳燕;韓文堯;陳政宏;葛慶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交通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D57/00 | 分類號: | F16D57/00;F15B11/08;F15B1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23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塞 往復 式液力緩速器 | ||
1.一種活塞往復式液力緩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緩速器主體、連接管路、附件和控制單元,緩速器主體包括缸體(1-7)、曲軸(1-9)、油底殼(1-8)、活塞連桿機構一(5-5)、活塞連桿機構二(5-6),活塞連桿機構一(5-5)包括主活塞一(5-1-1)、活塞銷一(5-2-1)、連桿一(5-3-1)、連桿蓋一(5-4-1),活塞連桿機構二(5-6)與活塞連桿機構一(5-5)構造相同,控制單元包括主控制閥一(1-5)、主控制閥二(1-12)、氣壓控制閥(1-1)、鎖止液壓泵(1-11),連接管路包括進油管一(1-13)、進油管二(1-14)、出油管一(1-6)、出油管二(1-21)、散熱器進油管一(1-16)、散熱器進油管二(1-18)、散熱器出油管(1-20)、三通油管(1-10)、氣管(1-3)、三通氣管(1-4),附件包括空氣壓縮機(1-2)、散熱器(1-19)、散熱器油泵(1-17),緩速器主體安裝于變速箱上,所述缸體(1-7)內設有主活塞缸一(4-1)和主活塞缸二(4-2),所述主活塞一(5-1-1)滑動安裝在主活塞缸一(4-1)內,所述主活塞一(5-1-1)與主活塞缸一(4-1)之間密封連接,所述主活塞一(5-1-1)與活塞銷一(5-2-1)轉動連接,所述活塞銷一(5-2-1)與連桿一(5-3-1)轉動連接,所述連桿蓋一(5-4-1)與連桿一(5-3-1)固定連接,并且所述連桿蓋一(5-4-1)和連桿一(5-3-1)相對于曲軸(1-9)的連桿軸徑一(7-3)轉動連接,所述活塞連桿機構二(5-6)的安裝方式與所述活塞連桿機構一(5-5)的安裝方式相同,所述缸體(1-7)與油底殼(1-8)固定連接,所述曲軸(1-9)相對于油底殼(1-8)和缸體(1-7)轉動連接,所述主控制閥一(1-5)安裝在主活塞缸一(4-1)上端,所述主控制閥一(1-5)設有進氣口(2-1)、進油口(2-2)、進油道(3-2)、鎖止活塞油道(3-4)、壓力平衡孔(3-5)、出油口(3-6)、出油控制油道(3-7),其中所述進油道(3-2)、壓力平衡孔(3-5)、出油控制油道(3-7)與所述主活塞缸一(4-1)連通,所述出油管一(1-6)將主控制閥一(1-5)的出油口(3-6)和油箱(1-15)連通,所述進油管一(1-13)將主控制閥一(1-5)的進油口(2-2)和油箱(1-15)連通,所述主控制閥二(1-12)與所述主控制閥一(1-5)的連接方式相同,所述三通氣管(1-4)將主控制閥一(1-5)的進氣口(2-1)、主控制閥二(1-12)的進氣口(2-1)和氣壓控制閥(1-1)的出氣口連通,所述氣管(1-3)將空氣壓縮機(1-2)的出氣口和氣壓控制閥(1-1)的進氣口連通,所述三通油管(1-10)將主控制閥一(1-5)的鎖止活塞油道(3-4)、主控制閥二(1-12)的鎖止活塞油道(3-4)和鎖止液壓泵(1-11)的出油口連通,所述散熱器進油管一(1-16)將油箱(1-15)和散熱器油泵(1-17)連通,所述散熱器進油管二(1-18)將散熱器油泵(1-17)和散熱器(1-19)連通,所述散熱器出油管(1-20)將散熱器(1-19)和油箱(1-15)連通;
所述主控制閥一(1-5)安裝于缸體(1-7)的主活塞缸一(4-1)上端,主控制閥一(1-5)通過螺栓緊固在缸體(1-7)上,主控制閥一(1-5)的壓力平衡孔(3-5)、出油控制油道(3-7)、進油道(3-2)與主活塞缸一(4-1)連通,主控制閥二(1-12)與主控制閥一(1-5)的安裝方式相同;
所述主控制閥一(1-5)與主控制閥二(1-12)構造相同,都包括閥體(2-4)、上蓋(2-3)、進油活塞(2-5)、鎖止活塞(2-7)、進油活塞彈簧(2-6)、出油活塞(2-8),所述閥體(2-4)上設有進油活塞缸(3-1)、進油道(3-2)、鎖止活塞缸(3-3)、鎖止活塞油道(3-4)、壓力平衡孔(3-5)、出油活塞缸(3-9)、出油控制油道(3-7)、出油口(3-6)、氣壓平衡孔(3-8),所述上蓋(2-3)設有進油口(2-2)與進氣口(2-1),所述鎖止活塞(2-7)滑動安裝于鎖止活塞缸(3-3)內,且所述鎖止活塞(2-7)與鎖止活塞缸(3-3)之間密封連接,所述進油活塞(2-5)較小的一頭為進油活塞(2-5)的小頭,并且進油活塞(2-5)較大的一頭為進油活塞(2-5)的大頭,進油活塞(2-5)的小頭穿過進油活塞彈簧(2-6)后也插入鎖止活塞缸(3-3)內,進油活塞(2-5)的小頭與鎖止活塞缸(3-3)滑動連接,進油活塞(2-5)的大頭滑動安裝在進油活塞缸(3-1)內,且所述進油活塞(2-5)的大頭與進油活塞缸(3-1)密封連接,所述出油活塞(2-8)較小的一頭為出油活塞(2-8)的小頭,并且出油活塞(2-8)較大的一頭為出油活塞(2-8)的大頭,出油活塞(2-8)的大頭滑動安裝于出油活塞缸(3-9)內,且所述出油活塞(2-8)的大頭與出油活塞缸(3-9)密封連接,出油活塞(2-8)的小頭滑動安裝于出油控制油道(3-7)內,且出油活塞(2-8)的小頭與出油控制油道(3-7)密封連接,所述上蓋(2-3)通過螺栓緊固于閥體(2-4)上端,并且上蓋(2-3)的進氣口(2-1)與出油活塞缸(3-9)連通,上蓋(2-3)的進油口(2-2)與進油活塞缸(3-1)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交通學院,未經山東交通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618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