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外轉齒輪電機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63840.9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6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登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登洋 |
| 主分類號: | H02K1/27 | 分類號: | H02K1/27;H02K7/08;H02K7/10;H02K7/116;B62M7/00;B60L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01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轉 齒輪 電機 方法 | ||
一種外轉齒輪電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齒輪外轉子A,定子線圈B,定子硅鋼C,永磁體N極S極模塊D,固定中心軸E,軸承F,信號線G,電機相線導線I,電機端蓋O;定子線圈B相線接法,能分別為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星三角混合接法;對原有新能源電動機動車、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車、電動機械傳動裝置的安裝空間進行縮小來節約安裝空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所有外轉齒輪電機傳動技術領域,外傳齒輪發電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新能源電動機動車,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車,電動機械傳動裝置,對原有電機環境安裝空間進行縮小節約安裝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節約電機安裝空間的電機,對外傳動齒輪與電機外轉殼體融合成一體來節約電機安裝空間。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外轉齒輪電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齒輪外轉子A,定子線圈B,定子硅鋼C,永磁體N極S極模塊D,固定中心軸E,軸承F,信號線G,電機相線導線I,電機端蓋O。
永磁體N極S極模塊D多個相互交替粘貼固定在齒輪外轉子A內部周圍表面中。
定子硅鋼C固定在固定中心軸E上,定子線圈B在絕緣情況下繞在定子硅鋼C槽中。
信號線G和電機相線導線I通過固定中心軸E中心孔導入,信號線G固定在定子硅鋼C對應位置中,電機相線導線I與定子線圈B相線分別緊固連接,同時在定子線圈B相線位置上做好與每個電機相線導線I之間的耐高溫絕緣性能。
軸承F外徑固定在電機端蓋O中心孔軸承槽座中,軸承F內徑孔與固定中心軸E固定在對應軸承位置上,電機端蓋O外周圍分別與齒輪外轉子A兩側周圍通過螺絲緊固一起。
本發明外轉齒輪電機的齒輪外轉子A包括所有形狀齒輪名稱(包括:同步輪,直齒輪,斜齒輪,人字齒輪,曲線齒輪,錐齒輪,皮帶輪,鏈條齒輪,履帶齒輪等還有其他名稱)。
定子硅鋼C通過硅鋼片沖壓成型多個疊壓焊接工藝或粘接工藝形成整體結構。
定子線圈B相線接法,分別為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星三角混合接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外轉齒輪電機方法結構改變后能節約電機安裝空間尺寸,外轉齒輪電機能直接或間接與其他相互吻合齒輪名稱進行嚙合傳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外轉齒輪電機結構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磁鋼外轉齒輪轉子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皮帶輪磁鋼外轉齒輪轉子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同步輪磁鋼外轉齒輪轉子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鏈條齒輪磁鋼外轉齒輪轉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本發明齒輪外轉子A通過機械加工成型或鍛造模具擠壓成型。
本發明外轉齒輪電機的齒輪外轉子A的形狀名稱是齒輪,叫外轉齒輪電機;齒輪外轉子A的形狀名稱是皮帶輪,叫皮帶輪外轉電機;齒輪外轉子A的形狀名稱是同步輪,叫同步輪外轉電機;齒輪外轉子A的形狀名稱是鏈條齒輪,叫鏈條齒輪外轉電機;齒輪外轉子A的形狀名稱是錐齒輪,叫錐齒輪外轉電機;齒輪外轉子A的形狀名稱是人字齒輪,叫人字齒輪外轉電機;齒輪外轉子A的形狀為其他名稱的以此類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登洋,未經李登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384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風力發電機組檢測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神經內科用方便上下的檢查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