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甘蔗渣秸稈制作草食動物全日糧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63231.3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9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梁志輝;梁梟;張樸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10/37 | 分類號: | A23K10/37;A23K10/30;A23K10/20;A23K20/189;A23K20/20;A23K20/174;A23K20/26;A23K20/158;A23K10/22;A23K40/10;A23K5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張成文 |
| 地址: | 350400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綜合實驗區金井***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甘蔗渣 秸稈 制作 草食 動物 全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利用甘蔗渣秸稈制作草食動物全日糧的方法,包括以下原料:甘蔗渣秸稈30?50份,玉米20?40份,豆粕20?40份,稻草10?25份,胡蘿卜10?15份,青綠混合料60?100份,食鹽2?5份,蒲公英10?20份,艾蒿20?30份,干海帶10?15份,蜂蜜15?23份,復合酶3?5份,微量元素預混劑3?5份,復合維生素預混劑3?5份。通過包裹在最外側的艾蒿、蒲公英和干海帶能夠有效緩解全日糧發霉的風險,提高儲存的時間;在無氧環境下處理青綠混合料能夠減少維生素E的氧化作用,提高營養含量。本發明不僅能夠具有更加長的儲存時間,還具有更加豐富的營養,利用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草動物全日糧領域,具體是利用甘蔗渣秸稈制作草食動物全日糧的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我國奶牛、肉牛、肉羊養殖所需的優質飼草飼料嚴重不足,草食動物飼料商品化程度很低,全國每年飼草飼料缺口達1.4億多噸。同時,由于我國北方牧區草原牛羊過牧,草地沙漠化日逐嚴重,牧草的缺乏嚴重地制約了草食畜牧業的發展。其中,甘蔗渣秸稈的數量卻利用率不高。
而且,現有的食草動物全日糧容易發生變質,儲存的時間很短,在制作過程中,內部的營養物質很容易發生氧化,從而造成養分的流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以上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利用甘蔗渣秸稈制作草食動物全日糧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利用甘蔗渣秸稈制作草食動物全日糧的方法,包括以下原料:甘蔗渣秸稈30-50份,玉米20-40份,豆粕20-40份,稻草10-25份,胡蘿卜10-15份,青綠混合料60-100份,食鹽2-5份,蒲公英10-20份,艾蒿20-30份,干海帶10-15份,蜂蜜15-23份,復合酶3-5份,微量元素預混劑3-5份,復合維生素預混劑3-5份。
進一步,所述青綠混合料由野豌豆20-35份,苜蓿30-50份,地瓜葉15-20份和花生秧10-20份組成;所述復合酶包括淀粉酶10-15份,蛋白酶10-20份和果膠酶20-35份組成;所述微量元素預混劑由磷酸氫鈣10-15份,碳酸鋅5-8份,銅元素3-5份、鈷元素2-4份合富硒元素1-3份組成;所述復合維生素預混劑由魚肝油2-4份和河流打撈物80-100份組成;所述河流打撈物由水草、小鯽魚、草魚和河蝦組成。
利用甘蔗渣秸稈制作草食動物全日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甘蔗渣秸稈,玉米,豆粕,稻草,胡蘿卜,青綠混合料、蒲公英,艾蒿,干海帶均勻的平鋪在陰涼通風處進行晾曬1-2天,每隔3-8小時翻面一次,得到風干后的原料;
(2)將甘蔗渣秸稈,玉米,豆粕,稻草,胡蘿卜,蒲公英和艾蒿放入粉碎機中,得到顆粒直徑為1.8-2.7毫米的顆粒A;將水草、小鯽魚、草魚和河蝦放入粉碎機,得到顆粒直徑為1.8-2.7毫米的顆粒B;將青綠混合料放入真空粉碎機中進行粉碎,得到1.5-3毫米的顆粒C;將蒲公英、艾蒿和干海帶放入粉碎機中,得到顆粒直徑為1.2-2.4毫米的顆粒D;
(3)將顆粒A、顆粒B、食鹽、復合酶、微量元素預混劑和復合維生素預混劑混合均勻后,包裹在顆粒物C外側,得到混合顆粒E,將混合顆粒E外側包覆加熱后的蜂蜜,然后將包覆蜂蜜的混合顆粒E外側包裹顆粒D,得到混合顆粒F;
(4)將得到的混合顆粒F包裝即可得到成品。
進一步,所述步驟(3)全程在無氧環境下進行。
本發明與現有的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通過包裹在最外側的艾蒿、蒲公英和干海帶能夠有效緩解全日糧發霉的風險,提高儲存的時間;在無氧環境下處理青綠混合料能夠減少維生素E的氧化作用,提高營養含量。本發明不僅能夠具有更加長的儲存時間,還具有更加豐富的營養,利用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未經康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323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