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電導管、預應力筋先張折彎裝置及預應力筋先張折彎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62992.7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33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8 |
| 發明(設計)人: | 郭增偉;陳漢林;趙胤智;周水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2 | 分類號: | E04G21/12;H02N2/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航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胡小龍 |
| 地址: | 40224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電 導管 預應力 筋先張 折彎 裝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壓電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塊相對設置的壓電板(6),所述壓電板(6)徑向截面成弧形,且兩塊所述壓電板(6)的兩側側面之間相對設置,并在該兩塊所述壓電板(6)的兩側側面之間分別設有絕緣條(7);兩塊所述壓電板(6)以及兩根所述絕緣條(7)圍成內壁為圓柱形的管狀結構,所述壓電導管(5)在未通電時在長度方向呈彎曲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電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電導管(5)外壁上設有凹槽(1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電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電板(6)采用壓電陶瓷制成。
4.一種預應力筋先張折彎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1),所述工作臺(1)的兩端設有用于張拉預應力筋(4)的張拉機構(2),每個所述張拉機構(2)上對應設有用于固定所述預應力筋的錨固機構(3);
兩個所述錨固機構(3)之間設有預應力筋彎折、張拉機構,所述預應力筋彎折、張拉機構包括在直流電作用下可發生逆彎曲形變的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壓電導管(5)和用于對所述壓電導管(5)施加拉力作用進而使所述預應力筋(4)產生折彎形變并使所述預應力筋(4)的張力達到設定范圍的施力機構,所述施力機構與所述壓電導管(5)一一對應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預應力筋先張折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機構包括與所述壓電導管(5)固定連接的磁性金屬吸盤(10)和用于對所述磁性金屬吸盤(10)產生電磁吸附力作用的電磁鐵(1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應力筋先張折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金屬吸盤(10)上設有兩端均與其固定連接的金屬絲(9),所述壓電導管(5)管壁外側設有凹槽(16),且所述金屬絲(9)通過所述凹槽(16)卡在在所述壓電導管(5)上,所述磁性金屬吸盤(10)位于所述電磁鐵(11)和所述壓電導管(5)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應力筋先張折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鐵(11)包括硅鋼內芯(15),所述硅鋼內芯(15)上纏繞設有線圈(14)。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預應力筋先張折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絲(9)采用高強度鋼絲。
9.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4-8任一項所述的預應力筋先張折彎裝置的預應力筋先張折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對壓電導管(5)中通入直流電使其變為平直狀,將呈平直狀的壓電導管(5)套設在所述預應力筋(4)上后,將套設有所述壓電導管(5)的預應力筋(4)的兩端分別錨固在兩個所述錨固機構(3)上進行初張拉;
2)初張拉完成后,逐步減弱所述壓電導管(5)的電流大小,使所述壓電導管(5)逐漸恢復彎折的原始形態,同時利用所述施力機構對所述壓電導管(5)施加力的作用,對預應力筋進行橫向張拉;同時在橫向張拉過程中,通過控制壓電導管(5)中極化電流大小調整壓電導管的曲率,保證所述預應力筋(4)的折彎角度與所述壓電導管(5)的彎折角度之差在設定范圍內,當橫向張拉到位后,壓電導管中極化電流也減小至0并最終恢復到初始的折彎形變;
3)利用所述施力機構持續對所述壓電導管(5)施力并保持所述預應力筋(4)的折彎線形不變,澆筑混凝土并養護至規定強度;
4)逐步降低所述施力裝置對所述壓電導管(5)施加的力的大小直至完全消失。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預應力筋先張折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利用直流電使所述壓電導管變直的方法為:對曲率較小的所述壓電板(6)通入與其極化方向相反的直流電,對曲率較大的所述壓電板(6)通入與其極化方向相同的直流電,驅動所述壓電導管(5)產生形變,直至所述壓電導管(5)達到預設形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交通大學,未經重慶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299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