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擠壓機嘴子測量與配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60497.2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93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閆旭;謝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一重集團天津重工有限公司;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1/22 | 分類號: | B30B11/22;B30B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楊佳偉 |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擠壓 嘴子 測量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擠壓機嘴子測量與配做方法,屬于壓力機裝配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加工廠房內加工嘴子和料室;2)對料室的環形齒尺寸參數進行測量,根據測量結構制作料室環形齒樣板;3)將料室運送至安裝現場;4)在加工廠房對嘴子、料室環形齒樣板和夾緊圈進行試配,根據適配結果對嘴子進行二次修配,與此同時,在安裝現場對料室進行安裝;5)將二次修配完成的嘴子運送至安裝現場,并在安裝現場與以安裝完成的料室通過夾緊圈裝配。本發明所述方法中,利用料室環形齒樣板作為嘴子與料室試配的替代件,從而保證嘴子制作、二次加工與料室的運輸和現場安裝同時進行,從而大大提高壓力機的整體安裝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壓力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擠壓機嘴子測量與配做方法。
背景技術
常用的電極生制品成型方法有:擠壓法、模壓法、振動成型法、等靜壓成型法,其中擠壓成型的生產效率最高、質量最好。炭素電極擠壓機分為臥式電極擠壓機和立臥式電極擠壓機兩種,臥式擠壓機結構簡單,但是其生產的電極生制品內部質量不高,均勻性不好,生產率和電極質量都不如立臥式電極擠壓機。隨著市場對電極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立臥式電極擠壓機已成為生產電極生制品的首選設備。
加油機嘴子是立臥式電極擠壓機的主要部件,依據加熱方式的不同,嘴子分為中頻感應加熱和導熱油加熱嘴子。依據嘴子是否帶嘴芯嘴子又分為整體式嘴子和分體式嘴子。無論是上述那種形式的嘴子,嘴子一直是各炭素電極廠的工藝核心。所以做好嘴子的加工及裝配尤其重要。
擠壓機的嘴子與料室通過夾緊圈連接。安裝結構是將兩半夾緊圈的環齒與料室的環齒相扣并把合,通過環齒的螺紋起始點控制將夾緊圈擰至特定位置。再將嘴子根據螺紋起始點位置確定方向放置到回轉機構上,使嘴子外側齒環的的陽齒與夾緊圈的齒環豁口相對,通過液壓缸推動嘴子移動至與料室止口端面 2.3mm距離時,借助鎖緊液壓缸按逆時針旋轉夾緊圈,使夾緊圈旋轉15°,在環齒齒形的結合作用下,夾緊圈帶動嘴子軸向水平前移2.3mm與料室止口面貼嚴致0.05mm塞尺不入。且夾緊圈與嘴子陽齒齒面重合率在13°~14°之間。
目前,擠壓機的嘴子、料室和夾緊圈的裝配在壓力機的安裝現場裝配完成。即嘴子和料室在加工廠房內制造,相比料室,嘴子加工難度大,加工周期長,通常在料室加工完成后,在加工廠房內等待嘴子加工完成后進行試配安裝,并進行二次加工配做,嘴子二次加工并配做達標后,嘴子和料室一同運輸至安裝現場,在安裝現場料室,之后對嘴子、料室和夾緊圈進行裝配。上述傳統方法效率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解決擠壓機嘴子二次加工配做效率低的問題的擠壓機嘴子測量與配做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擠壓機嘴子測量與配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加工廠房內加工嘴子和料室;
2)對料室的環形齒尺寸參數進行測量,根據測量結構制作料室環形齒樣板;
3)將料室運送至安裝現場;
4)在加工廠房對嘴子、料室環形齒樣板和夾緊圈進行試配,根據適配結果對嘴子進行二次修配,與此同時,在安裝現場對料室進行安裝;
5)將二次修配完成的嘴子運送至安裝現場,并在安裝現場與以安裝完成的料室通過夾緊圈裝配。
本發明所述方法中,利用料室環形齒樣板作為嘴子與料室試配的替代件,從而保證嘴子制作、二次加工與料室的運輸和現場安裝同時進行,從而大大提高壓力機的整體安裝效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料室環形齒樣板與所述嘴子采用立式裝配進行試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嘴子、料室環形齒樣板和夾緊圈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中,1、嘴子;2、夾緊圈;3、料室環形齒樣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一重集團天津重工有限公司;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未經一重集團天津重工有限公司;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04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