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海洋環境的遠距離溫度測量裝置及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60419.2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53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杜立彬;孟祥謙;陳光源;呂婧;李正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K7/16 | 分類號: | G01K7/16;G01K7/21;G01K7/25 |
| 代理公司: | 青島華慧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劉娜 |
| 地址: | 2665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海洋環境 遠距離 溫度 測量 裝置 測量方法 | ||
1.一種應用于海洋環境的遠距離溫度測量方法,采用一種應用于海洋環境的遠距離溫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電阻式溫度傳感器、電極A、電極B、信號處理模塊,所述電極B與信號處理模塊的電源地連接;所述電阻式溫度傳感器一端通過導線A連接信號處理模塊,另一端通過導線B連接信號處理模塊,所述電阻式溫度傳感器與導線B的連接點處連接電極A;
所述信號處理模塊包括恒流源A、恒流源B、儀表放大器、模數轉換芯片和處理器,所述導線A與恒流源A連接,所述導線B與恒流源B連接,所述導線A和導線B均依次連接儀表放大器、模數轉換芯片和處理器;
測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信號處理模塊安放在測量船上或耐壓艙內,將電極B置于海水中,且通過導線或金屬耐壓艙壁與信號處理模塊的電源地連接;將電阻式溫度傳感器以及其與導線A的連接點采用耐壓防腐外殼封裝,將電阻式溫度傳感器與導線B的連接點通過電極A外露在海水中;導線A和導線B選用相同型號和長度的導線,并行布放;
步驟二,恒流源A和恒流源B輸出相同的激勵電流,儀表放大器將差分輸入信號轉換成單端信號輸出,再經過模數轉換芯片輸出到處理器;
步驟三,由處理器計算電阻式溫度傳感器的阻值Rt:
Rt=V0/I
式中,V0表示儀表放大器的輸出電壓;I為恒流源A和恒流源B輸出的激勵電流;
步驟四,查找電阻式溫度傳感器的電阻-溫度對照表,或帶入溫度計算公式,將電阻值Rt轉換為對應的溫度值,即可完成對電阻式溫度傳感器所處海水溫度的測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海洋環境的遠距離溫度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A與導線A之間設置單刀雙擲繼電器K1,所述恒流源B與導線B之間設置單刀雙擲繼電器K2,所述單刀雙擲繼電器K1的觸點一和觸點三分別連接恒流源A和導線A,觸點二通過導線連接單刀雙擲繼電器K3的觸點一,所述單刀雙擲繼電器K3的觸點二和觸點三分別連接標定電阻Rc1和標定電阻Rc2,所述標定電阻Rc1和標定電阻Rc2并聯后接地,所述單刀雙擲繼電器K2的觸點一和觸點三分別連接恒流源B和導線B,觸點二接地。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海洋環境的遠距離溫度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標定電阻Rc1取值大于所述電阻式溫度傳感器在所測溫度范圍內的最大阻值,標定電阻Rc2取值小于所述電阻式溫度傳感器在所測溫度范圍內的最小阻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海洋環境的遠距離溫度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A和恒流源A之間串聯電阻R1,所述導線B和恒流源B之間串聯電阻R2。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海洋環境的遠距離溫度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A和單刀雙擲繼電器K1之間串聯電阻R1,所述恒流源B和單刀雙擲繼電器K2之間串聯電阻R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041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