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特征點重投影的單眼虹膜匹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59221.2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09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鄭海紅;梁婕;王義峰;萬波;盧波;李晟碩;霍振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V40/18 | 分類號: | G06V40/18;G06V40/19;G06T7/11;G06T7/136;G06T7/40 |
| 代理公司: | 陜西電子工業專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華;陳媛 |
| 地址: | 71007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特征 投影 單眼 虹膜 匹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特征點重投影的單眼虹膜匹配方法。主要解決現有技術計算時間復雜度高,虹膜外區域影響匹配結果的問題。其方案是:采用攝像頭獲取單眼虹膜圖像,并對其依次進行虹膜定位、特征提取、剔除邊界信息的數據預處理;用每次預處理后的虹膜區域分割圖像構成虹膜識別數據庫;采用攝像頭獲取待識別單眼虹膜圖像,對其進行數據預處理;將預處理后的虹膜區域分割圖像B與虹膜識別數據庫中的虹膜區域分割圖像A進行匹配,根據匹配的特征點對估計單應矩陣。將圖B中特征點重投影至圖A空間,計算對應特征點平均位置偏差,并據此判斷匹配是否成功。本發明實現了對虹膜區域的分割,并在保持匹配準確度的同時提高了匹配速度,可用于身份認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視覺圖像識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單眼虹膜匹配方法,可用于在各種需要判斷目標人員身份的場景中進行身份認證。
背景技術
虹膜識別是指通過特殊設備采集到雙眼虹膜圖像,并將圖像與數據庫中已有的數據進行比對,來識別目標人身份信息的技術。目前,主流的虹膜識別有兩種方法:基于深度學習的虹膜識別和基于特征點的虹膜識別。其中:
基于深度學習的虹膜識別方法,是數據驅動的識別過程,其通過加入眼睛偏斜、姿態變化、帶有噪聲的圖像數據樣本,使得模型能夠識別出這些狀態下的虹膜特征。但是,這種方法存在可解釋性差、對抗樣本的問題,在實際場景中很難保證安全性。
基于特征點的虹膜識別方法,是從圖像本身的特征人手,從多個角度判斷兩個圖像的觀測數據,具有省時、成本低、實用性強的優勢,可以部署室內外甚至是手機、電腦等設備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向來被認為是身份識別中最具安全、便捷的一種。從上個世紀發展至今,基于特征點的方法已經發展出了一套完善的理論,有強大的數學原理做基礎。虹膜識別是身份識別領域的研究熱點。該方法由于瞳孔尺度變化、睫毛頭發遮擋,存在提取出的虹膜特征點誤差大的問題。
基于特征點的虹膜識別屬于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的交叉研究領域。如何在識別速度和精度上進行權衡,是領域內研究人員需要考慮的一大課題。例如,申請專利號為CN202010167257.1,名稱為“一種采用圖像增廣和小樣本學習的虹膜識別方法”的專利申請,是通過構建CNN網絡來提取虹膜的特征向量,最后通過比較序列距離來獲取匹配結果。該方法看似取得了不錯的結果,實際在識別速度上還遠遠達不到可以實際應用的標準。同時,該方法直接使用采集的眼部圖像進行處理,使得算法有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在處理與虹膜區域無關的部分。這不僅造成了時間上的浪費,而且,由于這些額外區域很可能會淡化虹膜部分對最終結果的影響,最終將會導致錯誤的識別情況。在目前已發表的使用特征點進行虹膜識別的算法中,這種情況并不是個例。因此,如何在提高識別速度的同時保持絕對的識別準確度,
如何使識別算法更“專注”于虹膜的區域,是目前虹膜識別算法研究人員應該迫切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基于特征點重投影的單眼虹膜匹配方法,以在提高識別速度的同時保持絕對的匹配準確度。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對于獲取到的眼部圖像,首先進行分割,僅提取出虹膜的區域,剔除虹膜邊界特征點,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的識別,具體步驟包括如下:
1.一種基于特征點重投影的單眼虹膜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采用攝像頭獲取單眼虹膜圖像I,并對其進行數據預處理:
(1a)采用Hough變換的方法對單眼虹膜圖像I進行虹膜定位,得到虹膜區域分割圖像I’;
(1b)采用orb特征點檢測方法對虹膜區域分割圖像I’中的特征點進行檢測,得到虹膜區域分割圖像I’的特征點集合P和特征點的特征描述信息集合B;
(1c)剔除虹膜區域分割圖像I’在虹膜區域邊界處的特征點及其特征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592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