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巴布貼劑的制備方法及其巴布貼劑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58489.4 | 申請日: | 2020-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6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齊昌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6 | 分類號: | A61K36/8966;A61K9/70;A61K47/42;A61K47/32;A61K47/38;A61P11/14;A61P11/06;A61P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雙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415 | 代理人: | 張驥 |
| 地址: | 201399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巴布貼劑 制備 方法 及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巴布貼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提取浸膏溶液;步驟2,煉合。本發明所制備的巴布貼劑具有給藥劑量準確、吸收面積小、血藥濃度穩定平衡無峰谷現象,可減少毒副作用,無毒、無刺激、不過敏,作用迅速持久、使用舒適方便、便于操作等優點。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巴布貼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貼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巴布貼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巴布貼劑。
背景技術
在中國,咳喘病是肺系統的主要癥候之一,它包括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間質性肺病以及其他肺部疾患。
根據周峻偉、苑惠清和王和天在《中醫論壇》2008年第5(8)期第1070-1072頁中公開的論文“從‘天人相應’、‘治未病’理論探討‘冬病夏治’治療咳喘病的依據”,周峻偉等研究認為,咳喘病的主要特點為:反復發作,漸進性加重,大多終生帶病,需要長期治療,造成大量人力財力消耗;而緩解期的治療又是不可少的。根據中醫“治未病”理論,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治療咳喘病,臨床上具有良好的療效,而且是其他中西醫治療方法無可替代的。
西醫的哮喘相當于中醫的哮證。中醫認為哮證多因感受外邪、飲食不節、情志失調、體虛勞倦等誘因,引動肺中內伏之痰,以致痰壅氣道,肺氣宣降功能失常所致。根據200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實用中醫臨床診治備要》中公開的內容,余小萍等研究認為,哮證的防治原則是發作期治標為主,驅邪平喘定哮;緩解期治本為主,分別采用補肺、健脾、益腎等方法,以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消除“夙根”,減少、減輕、控制其發作是治療哮證的主要目的。
根據王家慧在《中國醫學雜志》2006年第5(6)期55-56頁中公開的論文“冬病夏治防治咳喘病”,其利用中藥穴位敷貼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及其他肺系疾病,總結認為對于哮喘的治療,應該遵循《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則,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并根據《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背部胸椎旁交感神經附近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病理反射區,此區分布的穴位對治療肺部疾病療效顯著。通過敷貼,一可使藥物循經絡達相應臟腑,使藥物對肺、脾、腎三臟起到補虛祛邪作用,二可使所屬經絡氣機得到調節,氣血運行通暢,三可通過藥物的局部壓迫刺激起到如針刺的效果。因此,敷貼療法常選用背部胸椎旁的肺俞、膏盲等。根據陳華、謝苗苗、張亞西在《中醫文獻雜志》2010年第1(4)期55-57頁中公開的論文“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防治咳喘病的研究進展”,陳華等研究認為,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是在“冬病夏治”思想指導下防治咳喘病的中醫藥特色治療手段,有獨特的優勢。根據《內經》“諸瘺喘嘔,皆屬于上”的原則,咳喘病病位在肺,但肩背通于肺,故在肩背部俞穴用藥可使藥力入肺。
綜上所述,采用穴位敷貼療法對咳喘病進行冬病夏治,是目前防治咳喘病的一種較為有效的臨床療法。但是,目前使用的冬病夏治的敷貼方,均是通過人工進行加工和使用。其方法是,將中藥飲片混合后打成粉末,并加入鮮姜汁攪拌均勻,利用人工搓成特定大小的藥丸,然后通過膏藥將藥丸貼于特定穴位處。這種方法的難點在于,由于添加了鮮姜汁,故需要現做現用,不易持久保存,且在敷貼過程中操作較為費時。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很難得到推廣普及,導致大量患者未能真正受益于這種療法,仍然飽受咳喘病的折磨,極為影響其生活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巴布貼劑的制備方法,它可以用于穴位敷貼療法對咳喘病進行冬病夏治。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巴布貼劑的制備方法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提取浸膏溶液;
步驟1.1,配主料;
將炒白芥子、制甘遂、元胡、細辛、川貝、炒紫蘇子、紅花按重量份4~8:1~5:4~8:1~5:0.5~4:1~5:1~5的比例配制成為原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未經上海市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584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施工用鋼筋折彎裝置
- 下一篇:具有熱擴散包裝的加熱式氣溶膠生成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