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窗框內模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57919.0 | 申請日: | 2020-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74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桂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40;B29C3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麗莎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碧桂園社***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窗框 結構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窗框內模結構,包括可收縮內模框,可收縮內模框包括交替可拆卸連接的多個第一圍合部和多個第二圍合部,可收縮內模框處于伸出狀態時,各第一圍合部和各第二圍合部位于第一多邊形上;可收縮內模框處于收縮狀態時,第二圍合部收縮于第一圍合部的內側,各第一圍合部位于第二多邊形上;第一多邊形的邊與第二多邊形的邊對應平行。上述的窗框內模結構,收縮后的可收縮內模框的外表面仍是平整的,這樣有利于脫模。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建筑模具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窗框內模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窗框模具,對于內模的拆卸,在注塑成型后,通過將內模收縮使得產品脫模。然而內模向內收縮時,各個角模之間錯位設置,導致內模的外表面不平整,這樣不利于脫模;而且需要較長的位移量才能使得內模到達收縮狀態,而模具的位移需要動力件提供動力,較長的位移量會導致更多的能量損耗,不利于節能。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窗框內模結構,用于解決傳統的窗框內模收縮后外表面不平整導致不利于脫模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窗框內模結構,包括:
可收縮內模框,包括交替可拆卸連接的多個第一圍合部和多個第二圍合部,所述可收縮內模框處于伸出狀態時,各所述第一圍合部和各所述第二圍合部位于第一多邊形上;所述可收縮內模框處于收縮狀態時,所述第二圍合部收縮于所述第一圍合部的內側,各所述第一圍合部位于第二多邊形上;所述第一多邊形的邊與所述第二多邊形的邊對應平行。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窗框內模結構還包括底座,所述第一圍合部和所述第二圍合部滑動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圍合部和所述第二圍合部朝內側滑動,使所述可收縮內模框由伸出狀態變為收縮狀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圍合部的端部開設有凹槽,兩個所述第一圍合部的所述凹槽及兩個所述凹槽之間的空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每一所述第二圍合部朝內側收縮,并收縮于一所述容置空間中,使所述內模框由伸出狀態變為收縮狀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圍合部和所述第二圍合部交替抵接圍成所述內模框,所述第二圍合部的兩端分別具有一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與對應的所述第一圍合部的端部滑動抵接,所述第二圍合部沿所述第一圍合部的端部滑動直至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圍合部的端部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的靠近所述第一圍合部外壁的一端凸設有抵持板,所述抵持板具有平行于所述抵持面的端面;所述抵持板的內側面與所述抵持面之間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內模框處于伸出狀態時,所述抵持板的端面與所述抵接面滑動抵接,所述抵接面與所述抵持面平行且間隔;所述內模框處于收縮狀態時,所述抵持面與所述抵接面滑動抵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滑動部和第二滑動部,所述第一圍合部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第三滑動部,所述第二圍合部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第四滑動部,所述第三滑動部與所述第一滑動部滑動連接,所述第四滑動部與所述第二滑動部滑動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圍合部的重心于所述底座上的投影與所述第三滑動部的重心于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圍合部的重心于所述底座上的投影與所述第四滑動部的重心于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重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窗框內模結構還包括升降機構、多個第一連桿和多個第二連桿;所述升降機構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相對于所述底座抬升;每一所述第一連桿的第一端與一所述第一圍合部轉動連接,第二端與所述升降機構轉動連接;每一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一端與一所述第二圍合部轉動連接,第二端與所述升降機構轉動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桿的第二端隨所述升降機構抬升的高度與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二端隨所述升降機構抬升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連桿的第一端滑動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一端滑動的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579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撐行車
- 下一篇:光刻膠的處理方法及自對準雙圖案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