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飛行器駕駛艙乘員碰撞防護系統、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56929.2 | 申請日: | 2020-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70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秋雨;杜麗;付文斌;劉柳;魏亞明;羅運強;胡小佳;王晨;周興明;薛海龍;陳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航鵬化學動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D11/00 | 分類號: | B64D11/00;B64D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衡滔 |
| 地址: | 4410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行器 駕駛艙 乘員 碰撞 防護 系統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一種飛行器駕駛艙乘員碰撞防護系統、方法,其中,碰撞防護系包括氣囊模塊組件、信號采集系統、信號處理系統和控制系統;信號采集系統,用于采集飛機處于預設狀態的飛行信息和乘員狀態信息;信號處理系統用于將飛行信息與乘員狀態信息與預設飛機失效碰撞信號模式進行比對分析,以判斷飛機是否處于以異常狀態并生成異常分析結果;控制系統用于根據異常分析結果啟動氣囊模塊組件和用于當啟動氣囊模塊組件失效時,并根據手動操作指令啟動氣囊模塊組件。本申請能夠實現系統自動判別功能,同時在自動判別功能失效時,能夠在響應駕駛艙乘員的手動操作指令,從而更全面、更可靠、更智能保障駕駛艙乘員的生命安全。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航空駕駛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飛行器駕駛艙乘員碰撞防護系統、方法。
背景技術
飛機上的乘員保護系統通常用于在飛行器異常狀態下保障駕駛艙乘員的生命安全。具體地,現有的飛機上的乘員保護系統,其檢測裝置由撞擊檢測系統和即將墜毀系統組成,通過傳感器系統感知飛機即將發生和已經發生的碰撞,進而有區別的啟動不同的安全系統,從而在飛行器異常狀態下保障駕駛艙乘員的生命安全。然而現有的飛機上的乘員保護系統全程為系統自動判別,當系統失效時,無法響應駕駛艙乘員的手動操作指令。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飛行器駕駛艙乘員碰撞防護系統、方法,用以實現系統自動判別功能,同時在自動判別功能失效時,能夠在響應駕駛艙乘員的手動操作指令,從而更全面、更可靠、更智能保障駕駛艙乘員的生命安全。
為此,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飛行器駕駛艙乘員碰撞防護系統,該系統包括氣囊模塊組件、信號采集系統、信號處理系統和控制系統;
所述信號采集系統,用于采集飛機處于預設狀態的飛行信息和乘員狀態信息;
所述信號處理系統,與所述信號采集系統電性連接,用于接收所述飛行信息和所述乘員狀態信息,并將所述飛行信息與所述乘員狀態信息轉換為可識別信息模式和將所述可識別信息模式與預設飛機失效碰撞信號模式進行比對分析,以判斷飛機是否處于以異常狀態并生成異常分析結果;
所述控制系統,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電性連接,用于接收所述異常分析結果并根據所述異常分析結果啟動所述氣囊模塊組件;
以及,所述控制系統還用于將當啟動所述氣囊模塊組件失效時,接收飛機乘員觸發的手動操作指令,并根據所述手動操作指令啟動所述氣囊模塊組件。
本申請第一方面的系統,能夠實現系統自動判別功能,同時在自動判別功能失效時,能夠在響應駕駛艙乘員的手動操作指令,從而更全面、更可靠、更智能保障駕駛艙乘員的生命安全。
在本申請第一方面中,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氣囊模塊組件包括第一級氣囊模塊組件和第二級氣囊模塊組件,所述第一級氣囊模塊組件的內部和第二級氣囊模塊組件的內部均包括氣體供應裝置和氣囊,所述氣體供應裝置與所述控制系統電性連接,當所述控制系統啟動所述氣囊模塊組件時,所述氣體供應裝置向所述氣囊充氣。
在本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當控制系統啟動氣囊模塊組件時,氣體供應裝置向氣囊充氣。
在本申請第一方面中,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級氣囊模塊組件面向乘員方向設置,并安裝在儀表盤或遮光板或艙頂前部位置。
在本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通過將第一級氣囊模塊組件面向乘員方向設置,并安裝在儀表盤或遮光板或艙頂前部位置,可使得第一級氣囊模塊組件不影響成員的操作。
在本申請第一方面中,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二級氣囊模塊組件安裝座椅兩側或座椅靠背或座椅頭枕位置。
在本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通過將述第二級氣囊模塊組件安裝座椅兩側或座椅靠背或座椅頭枕位置,可使得第二級氣囊模塊組件不影響成員的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航鵬化學動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湖北航鵬化學動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569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