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航天器慣性執行機構的變工況自適應的隔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56705.1 | 申請日: | 2020-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31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馬艷紅;洪杰;劉珊珊;李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15/04 | 分類號: | F16F15/04;F16F15/06;F16F3/02;B64G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創新實專利事務所 11121 | 代理人: | 冀學軍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航天器 慣性 執行機構 工況 自適應 隔振器 | ||
1.一種用于航天器慣性執行機構的變工況自適應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變工況自適應的隔振器由金屬橡膠組件(13)與彈性底座(12)構成;金屬橡膠組件(13)圓周分布安裝在彈性底座(12)內,彈性底座(12)的上方安裝有航天器慣性機構的罩體(11);
金屬橡膠組件(13)包括有芯柱(2)、頂蓋(3)、底蓋(4)、螺紋底桿(5)、B螺母(6)、A螺母(8)、A軟質金屬橡膠元件(1)、B軟質金屬橡膠元件(9)、A硬質金屬橡膠元件(7)和B硬質金屬橡膠元件(10);其中,A軟質金屬橡膠元件(1)與B軟質金屬橡膠元件(9)的結構相同;A硬質金屬橡膠元件(7)與B硬質金屬橡膠元件(10)的結構相同;
A軟質金屬橡膠元件(1)的中心是通孔,記為A中心通孔(1A);A中心通孔(1A)內安裝A硬質金屬橡膠元件(7);
A硬質金屬橡膠元件(7)的中心是通孔,記為B中心通孔(7A);B中心通孔(7A)用于芯柱(2)的長軸段(2B)穿過,且長軸段(2B)在B中心通孔(7A)內運動;
B軟質金屬橡膠元件(9)的中心是通孔,記為C中心通孔(9A);C中心通孔(9A)內安裝B硬質金屬橡膠元件(10);
B硬質金屬橡膠元件(10)的中心是通孔,記為D中心通孔(10A);D中心通孔(10A)用于芯柱(2)的短軸段(2C)穿過,且短軸段(2C)在D中心通孔(10A)內運動;
芯柱(2)上設有推力盤(2A)、長軸段(2B)和短軸段(2C);推力盤(2A)一端的面板與A軟質金屬橡膠元件(1)接觸,推力盤(2A)另一端的面板與B軟質金屬橡膠元件(9)接觸;推力盤(2A)與A軟金屬橡膠元件(1)接觸的一端的柱稱為長軸段(2B),推力盤(2A)與B軟金屬橡膠元件(9)接觸的另一端的柱稱為短軸段(2C);芯柱(2)的長軸段(2B)上方穿過彈性底座(12)的上面板(12A)的通孔后與A螺母(8)配合連接;
頂蓋(3)的一端上設有A通孔(3A),頂蓋(3)的另一端為開口端(3B);頂蓋(3)的內空腔(3C)用于放置A硬質金屬橡膠元件(7)、A軟質金屬橡膠元件(1);
底蓋(4)的一端為開口端(4A),底蓋(4)的另一端設有凸臺(4B),凸臺(4B)內設有螺紋盲孔(4C),螺紋盲孔(4C)內螺紋連接有螺紋底桿(5)的一端;底蓋(4)的內空腔用于放置B硬質金屬橡膠元件(10)、B軟質金屬橡膠元件(9);
頂蓋(3)的開口端(3B)的內螺紋與底蓋(4)的開口端(4A)的外螺紋進行螺紋連接,且底蓋(4)的開口端(4A)插入頂蓋(3)的開口端(3B)內;
螺紋底桿(5)為具有外螺紋的圓柱結構;底桿(5)的一端用于與底蓋(4)的螺紋盲孔(4C)螺紋連接,底桿(5)的另一端穿過彈性底座(12)的下面板(12B)上的通孔后套接上B螺母(6);
彈性底座(12)上設有簧片(12C)、上面板(12A)和下面板(12B);上面板(12A)與下面板(12B)之間的圓周上均勻間隔分布有多個簧片(12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5670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虛焊脫落的PCB板
- 下一篇:一種新型組裝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