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紫外光固化壓敏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55485.0 | 申請日: | 2020-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77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山;柯松;柯明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矽時代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4/06 | 分類號: | C09J4/06;C09J4/02;C09J11/06;C09J11/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根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仇波 |
| 地址: | 525027 廣東省茂名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外 光固化 壓敏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紫外光固化壓敏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紫外光固化壓敏膠的原料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純丙樹脂10份?20份、光固化樹脂30份?45份、2官脂環族環氧樹脂5份?15份、丙烯酸酯活性單體20份?40份、光引發劑1份?10份、偶聯劑0.5份?5份、流平劑0.3份?1份、炭黑粉0.5份?8份。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壓敏膠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上述壓敏膠具有高初粘力、低能量消耗和超低VOC揮發物,固化后有良好的壓敏性、耐化學品性、遮光性等優點,可以應用在電子屏幕邊框固定、電池固定、柔性材料粘接、家電外殼粘接等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敏膠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紫外光固化壓敏膠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壓敏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紫外光固化壓敏膠是一種新型節能環保壓敏膠,在紫外光照射下,通過接枝、交聯固化而產生所需要的壓敏粘接性,固化速度快、不含溶劑、無污染、更環保安全,能耗低,耐水性及耐熱性能好。
隨著現代電子技術高速發展,電子設備日益變得超薄、輕便化,這種結構使得原有的邊框包圍被取消,甚至要求邊框無限窄,直至無邊框,電視屏幕的尺寸越來越大,還有曲面屏等,這些變化都要求壓敏膠的粘接性能必須更好。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敏性能好、遮光性能好、紫外光快速固化,同時具有較高初粘力的壓敏膠。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較好的壓敏性能、遮光性能,紫外光快速固化,同時具有較高初粘力的壓敏膠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首先提供了紫外光固化壓敏膠,其中,該紫外光固化壓敏膠的原料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純丙樹脂10份-20份、光固化樹脂30份-45份、2官脂環族環氧樹脂5份-15份、丙烯酸酯活性單體20份-40份(優選20份-30份)、光引發劑1份-10份(優選1份-8份)、偶聯劑0.5份-5份(優選1.5份-4份)、流平劑0.3份-1份、炭黑粉0.5份-8份(優選0.5份-3份)。
本發明的紫外光固化壓敏膠以純丙樹脂作為增粘樹脂,通過控制純丙樹脂的比例,獲得壓敏膠良好的初粘力;通過2官脂環族環氧樹脂與光引發劑中的陽離子引發劑協同作用實現延遲固化,增強壓敏膠的內聚強度,使壓敏膠具有持粘力。
在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方式中,采用的純丙樹脂由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嗎啉和乙酸丁酯聚合而成。通過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丁酯和功能性單體丙烯酰嗎啉進行共聚,提高紫外光固化壓敏膠的初粘力,所得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壓敏性。
具體地,采用的純丙樹脂是由質量比為50:10-20:5-10:20-30(優選為50:15:5:25)的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嗎啉和乙酸丁酯聚合而成。
更具體地,采用的純丙樹脂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將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嗎啉和乙酸丁酯混合,在氮氣和水浴環境中,加熱至40℃-60℃(優選為50℃),以250r/min-450r/min(優選為300r/min)的速度攪拌,同時以1滴/秒-5滴/秒(優選為1滴/秒)的速度滴加過氧化苯甲酰,滴加完成后,恒溫40℃-60℃(優選為50℃)反應4h-8h(優選為5h),其中,乙酸丁酯與過氧化苯甲酰的質量比為5:0.1-1(優選為5:0.3);
升溫至70℃-85℃(優選為80℃),抽真空保持負壓-0.05MP至-0.1MPa,持續攪拌抽出乙酸丁酯,抽真空3h-6h(優選為4h)后,得到純丙樹脂。
在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方式中,采用的光固化樹脂為聚氨酯丙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方式中,采用的2官脂環族環氧樹脂為日本大賽璐2021P、3150中的至少一種。通過2官脂環族環氧樹脂和光引發劑中的陽離子引發劑,利用延遲固化的作用,提高壓敏膠的交聯強度,增強壓敏膠的持粘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矽時代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矽時代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554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