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均質儲層不同驅替方式巖心驅替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47411.2 | 申請日: | 202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90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于宏宇;趙紅;向智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荊曉紅 |
| 地址: | 163453 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均質儲層 不同 方式 巖心 實驗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非均質儲層不同驅替方式巖心驅替實驗方法。主要解決了現有實驗只能反映層間且驅替方式單一的問題。包括以下步驟:1)、收集取心井沉積單元相帶圖、巖性、物性、電性資料,繪制巖心綜合圖;2)、確定四種河道微相垂向微觀孔隙結構組合類型;3)、確定制作水驅、聚驅驅替實驗的人造巖心和進行熒光實驗的切片數量;4)、制作開展驅替實驗的人造巖心;5)、制定實驗步驟;6)、設計水驅和聚驅實驗方案;7)、實驗結果分析,總結不同驅替方式驅油效率變化規律。該實驗方法采用取心井微觀孔隙結構參數設計人造巖心,分別模擬從飽和油?水驅?聚驅(改變分子量、注入濃度)驅替過程,對制定有針對性的開發調整措施具有指導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田儲層研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非均質儲層不同驅替方式巖心驅替實驗方法。
背景技術
國內外油田長期的開采實踐表明,無論是二次采油還是三次采油的驅油效率高低,都受到儲層非均質性的影響。從現場生產井的測井曲線層內旋回特征看,70%以上的層為非均質儲層。長期的注水開發,均質型儲層驅替較干凈,驅油效率高,而非均質儲層存在局部剩余油富集,且采取不同驅替方式,驅油效率提高幅度有差異的問題。為了研究非均質儲層不同驅替方式下驅油效率的變化,目前主要開展巖心驅替實驗方法。從調研情況看,多采用均質巖心進行驅替,但實驗數據不能反映非均質儲層特點,在高含水后期及聚驅階段,提供一種能夠描述非均質儲層不同驅替方式巖心驅替實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文獻《用模型組合實驗研究注水油層驅油效率的變化》,采取巖心并聯方式,制作多個滲流參數巖心,分別驅替,解決油層注水時層間非均質性對油田開發的影響,研究了注水對油層驅油效率的變化情況。
發明人發現相關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巖心制作大多數采用一種滲流參數值,即模擬均質巖心驅替,少數采用2種以上滲透率參數值分別制作巖心進行并聯驅替,與真實非均質儲層的特性相差還是較遠。二是驅替方式采取單一的水驅,而油田進入高含水后期,聚驅已經成為主要開發方式,注入不同濃度、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對非均質儲層驅油效率影響很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并聯驅替只能反映層間,不能反映非均質儲層層內,且驅替方式單一,無法反映水驅、聚驅后驅油效率變化的問題,提供一種非均質儲層不同驅替方式巖心驅替實驗方法。該方法對驅替人造巖心滲透率參數的確定,采用了取心井微觀孔隙結構的實驗結果,按照四種河道微相微觀孔隙結構組合類型及每一種孔隙結構類型對應的滲透率數值,確定人造巖心多個組合類型的滲流參數,然后將不同滲透率級別巖心進行垂向和平面粘接,制作垂向及平面均為非均質的人造巖心,模擬地下真實油層特點。注入方式采用點狀注入和五點法注入,分別模擬從飽和油-水驅-聚驅(改變分子量、注入濃度)驅替過程,分析不同驅替方式驅油效率的變化規律,對于制定有針對性的油田開發調整措施具有指導意義。
本發明解決其問題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達到:該非均質儲層不同驅替方式巖心驅替實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⑴收集取心井為河道砂的沉積單元相帶圖,選擇注采完善的取心井井區進行截圖;根據取心井在相帶圖的平面發育部位,分為四種河道微相;收集取心井巖性、物性、電性資料,利用地質繪圖軟件,加載數據,繪制取心井巖心綜合圖;
步驟⑵根據微觀孔隙結構分類表,確定取心井樣品點孔隙結構類型,加載到巖心綜合圖中;利用巖心綜合圖和截取的沉積單元相帶圖,在四種河道微相分類基礎上,分析取心井河道砂測井曲線、孔隙結構類型的差異,確定四種河道微相垂向微觀孔隙結構組合類型;
步驟⑶參考微觀孔隙結構分類表,確定能夠代表每一種孔隙結構類型的滲透率數值;根據不同河道微相微觀孔隙結構組合類型,確定制作水驅、聚驅驅替實驗的人造巖心數量和進行熒光實驗的切片數量;
步驟⑷根據確定的實驗參數和數量,制作進行驅替實驗的垂向及平面組合人造巖心,每一塊人造巖心驅替結束后樣品進行切片,用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流體的分布規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74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