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離散事件仿真的武器裝備體系貢獻度計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47111.4 | 申請日: | 202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0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師鵬;劉思帆;章建;張冉;鄧忠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Q10/06;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張乾楨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離散 事件 仿真 武器裝備 體系 貢獻 計算方法 | ||
1.一種基于離散事件仿真的武器裝備體系貢獻度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作戰背景,給出作戰想定,確定作戰體系的范圍;
步驟二:基于國防部體系結構框架,建立作戰活動模型和作戰事件跟蹤模型,明確作戰的過程和作戰流程之后,設計作戰過程發展的邏輯關系、規則及勝負條件,并在離散事件仿真軟件中建立作戰過程的離散事件仿真模型;
步驟三:對離散事件仿真模型中的各個作戰事件節點進行效能計算,得出武器裝備完成各個作戰事件節點的效能區間;所述效能計算方法包括應用裝備效能計算模型、模糊綜合評價法或者仿真分析法;
步驟四:在步驟三所得的效能區間中,通過取隨機數的方法,將所取效能值設定為作戰過程的離散事件仿真模型中各個作戰事件節點成功進行的概率值,進行多次仿真,得到體系作戰最終成功的概率;
步驟五:加入武器裝備或提升武器裝備性能,重復步驟三、四,分析加入武器裝備或提升武器裝備性能后體系作戰的勝率提升,得出武器裝備的體系貢獻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離散事件仿真的武器裝備體系貢獻度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具體包括:
首先需要給出該武器裝備的某一種作戰想定,并且確定作戰想定中作戰體系的范圍,包括裝備配置與部署,各個節點的任務和功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離散事件仿真的武器裝備體系貢獻度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建立作戰過程的離散事件仿真模型具體包括:
作戰過程是將各個作戰活動按照作戰中的時序和邏輯關系相連搭建起來的流程圖,基于國防部體系結構框架建立體系作戰的作戰活動模型和作戰事件跟蹤模型,梳理出作戰活動的具體流程和時序關系,對作戰過程中的各個作戰事件的發展邏輯進行設計,即每個作戰事件的完成與否,會導致整個作戰過程的發生什么樣的結果,然后在離散事件仿真軟件中搭建作戰過程的仿真模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離散事件仿真的武器裝備體系貢獻度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計算仿真模型中作戰事件節點的效能區間具體包括:
作戰過程的離散事件仿真模型中,各個作戰事件節點需要設置參數,也就是設置每個節點完成其作戰事件的概率,作戰事件的效能值的含義就是該作戰事件對應的武器裝備完成這個作戰事件的概率值,對仿真模型中的作戰事件進行效能計算包括:作戰事件對應的武器裝備如果唯一,則作戰事件的效能值等同于其對應的武器裝備的效能值;如果不唯一,則作戰事件的效能值需要將其對應的武器裝備的效能值進行擬合:
將作戰事件節點的效能值計算為一個[0,1]之間的區間,其物理意義為[完成該作戰事件的最低效能,完成該作戰事件的最高效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離散事件仿真的武器裝備體系貢獻度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戰事件節點的類型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用概率來直接描述其效能的作戰事件,通過建立計算其效能的數學模型、或者是采用仿真方法,將存在正常干擾條件下的概率作為完成該作戰事件的最低效能,將理想無干擾情況下的概率作為完成該作戰事件的最高效能;
第二類是采用定性描述的作戰事件,通過模糊綜合評價法、專家打分法或其他處理定性指標的方法,來進行其效能的計算。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離散事件仿真的武器裝備體系貢獻度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進行作戰過程的離散事件仿真具體包括:
在作戰過程的離散事件仿真模型中,將完成各個作戰事件的概率,設置為該作戰事件節點的效能區間中的一個隨機數,通過多次仿真,得到體系作戰取得勝利的概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711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