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深度處理含鹽廢水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44682.2 | 申請日: | 202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93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霞;孫小蝶;趙驥;于德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深度 處理 廢水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深度處理含鹽廢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的主體結構包括含鹽廢水水箱、剩余污泥發酵罐、發酵液水箱、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中間水箱、厭氧氨氧化SBBR反應器和出水水箱;含鹽廢水水箱通過第一進水泵與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相連接;剩余污泥發酵罐通過發酵液進水泵與發酵液水箱相連接;發酵液水箱通過第二進水泵與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相連接;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通過第一排水電動閥與中間水箱相連接;中間水箱通過第三進水泵與厭氧氨氧化SBBR反應器相連接;厭氧氨氧化SBBR反應器通過第二電動排水閥與出水水箱相連接;進泥泵置于剩余污泥發酵罐內,進泥泵的一側置有第一攪拌器,第一攪拌器豎直安放在剩余污泥發酵罐中間,剩余污泥發酵罐內的右側開有第一取樣口;第二攪拌器置于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內,第一DO在線檢測儀的檢測端置于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內,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右側第一排水電動閥下方開有第二取樣口;第三攪拌裝器置于厭氧氨氧化SBBR反應器內,厭氧氨氧化SBBR反應器右側第二電動排水閥上方設有第三取樣口,第二DO在線檢測儀的檢測端置于厭氧氨氧化SBBR反應器內;出水水箱的右側上端接有溢流管,下端接有排水管。
2.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裝置對含鹽廢水進行深度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過程為:
(1)裝置啟動:
將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投加至剩余污泥發酵罐內,使接種后剩余污泥發酵罐內污泥濃度達到2000~6000mg/L;并確定剩余污泥、污泥發酵液、含鹽廢水與中間亞硝酸鹽溶液的進量:
2)運行時調節操作如下:
根據確定的含鹽廢水進量將含鹽廢水加入含鹽廢水水箱,剩余污泥投加至剩余污泥發酵罐,然后啟動進泥泵,每周期開始時將剩余污泥抽入剩余污泥發酵罐,啟動第一攪拌器使剩余污泥混合均勻,進行污泥堿性厭氧發酵得到污泥發酵液,污泥發酵液通過發酵液進水泵進入發酵液水箱;
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運行時,剩余污泥發酵罐2每周期先厭氧攪拌200~800min,SCOD值達最大發酵潛力的95%以上時結束厭氧攪拌;然后啟動第二進水泵將污泥發酵液抽入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內,啟動第一進水泵將含鹽廢水水箱中含鹽廢水抽入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內,使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內硝酸氮濃度為設定濃度,設定碳的總含量與氮的總含量濃度比滿足在3:1~6:1范圍內;缺氧攪拌至亞硝酸鹽轉化率達80%以上或硝氮濃度小于3mg/L,然后停止攪拌開始沉淀排水10~15分鐘,閑置10~15min后進入下一個反應周期;
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運行時需排泥,使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懸浮活性污泥濃度維持在1500~2500mg/L范圍內;
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排水結束后,啟動第三進水泵將中間水箱的含鹽廢水抽入厭氧氨氧化SBBR反應器內,設定亞硝酸氮與氨氮的比值在1.4:1~2:1范圍內;缺氧攪拌至總無機氮濃度低于5mg/L,停止攪拌,沉淀排水10~15分鐘,閑置10~15分鐘后進入下一個反應周期,直至污水達到排放標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含鹽廢水深度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剩余污泥、污泥發酵液、含鹽廢水與中間亞硝酸鹽溶液進量的具體過程為:
取剩余污泥在30攝氏度下進行發酵,通過對SCOD濃度進行測定,當SCOD濃度無增長趨勢且20分鐘內SCOD值不再增長時,此時為該濃度下污泥發酵的最大潛力;
在短程反硝化SBR反應器內根據計算公式(1)(2)確定有機物與硝酸鹽進量:
V2+V3=V·P1(2)
式中SCOD為該剩余污泥最大發酵潛力下的SCOD濃度;V2、V3、V分別為有污泥發酵液、含鹽廢水進量與反應器有效體積;NO3-為進水硝酸鹽濃度;C/N的取值在3:1~6:1范圍內任取;P1為排水比,取60%;
在厭氧氨氧化SBBR反應器內根據計算公式(3)(4)確定含鹽廢水與中間水箱水進量:
V4+V5=V·P2(4)
式中NO2-為中間水箱中NO2-濃度、NH4+為含鹽廢水NH4+濃度;V4、V5、V分別為NO2-溶液進量、NH4+溶液進量與反應器有效體積;P2為排水比,取值為50%;NO2-/NH4+的取值在1.4:1~2:1范圍內任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未經青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468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