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生兒排痰治療頭及治療箱和治療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43658.7 | 申請日: | 202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5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希;楊栗茗;陳瓊;胡艷玲;張秀娟;李穎馨;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23/02 | 分類號: | A61H23/02;A61H2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艷艷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生兒 治療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生兒排痰治療頭及治療箱和治療床,涉及新生兒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治療頭包括一端通過外凸的軟膠層封閉的外殼,外殼內鄰近軟膠層處設置有振動馬達,振動馬達遠離軟膠層的一端固定于伸縮氣缸上,振動馬達上設置有阻尼繞線輪,阻尼繞線輪上繞接有一端固定于軟膠層上的牽引繩,在伸縮氣缸縮短方向的中后段設置有與阻尼繞線輪嚙合的齒條;外殼連接于叩擊機構上。治療箱包括驅動上述治療頭在整個胸廓移動的鏈條傳動機構,治療床包括將上述治療箱可調節設置于床板的一側,床板的另一側設置有床欄,箱體上安裝有與床欄相對的臀部護板。解決了現有臨床中給新生兒排痰的力道和頻率不易控制且操作者容易疲勞導致排痰效果不好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生兒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生兒排痰治療頭及治療箱和治療床。
背景技術
新生兒因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善,免疫功能差等特點,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因此新生兒肺部感染是臨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感染者可見氣促、發紺、鼻扇、三凹征、咳嗽、飲入時嗆咳等癥狀,聽診可聞及濕啰音和呼吸音降低,胸部X線檢查可見雙肺彌漫性模糊影,重癥肺炎可出現呼吸衰竭、心衰、休克、DIC等,甚至危及患兒生命。在治療此類患兒時,除藥物治療外,保持呼吸道通暢則是肺部感染患兒最重要的護理措施,而氣道護理中最關鍵的護理干預措施就是及時排出肺部的積痰,避免因咳嗽反射弱,氣道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造成氣道阻塞,影響通氣及換氣功能而加重病情。
臨床上排痰方式多采用手扣背法、復蘇球囊面罩扣背法或振動排痰機,三種方式均不適合新生兒尤其是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排痰效果常常不盡如人意,而市面上又沒有專用于新生兒尤其是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的排痰儀。
1.手法扣背存在的問題
(1)因新生兒體重小,胸廓及背部面積小,而成人的手掌大,手掌和背部面積嚴重不成比例,尤其是對于體重<1500g的小早產兒,所以排痰效果較差。
(2)手法扣背的手法是手呈空心掌,利用腕部力量叩擊患兒背部,而扣擊頻率卻較難掌握,即便是專業的醫務人員把控度也欠佳,很容易因受力不均勻、力度不易控制等原因造成疼痛感。
2.復蘇球囊面罩扣背法存在的問題
面罩分為足月兒面罩和早產兒面罩,雖然在尺寸上比手掌更適合于新生兒,但叩擊力量及頻率也是憑醫務人員的經驗進行操作,且時間超過2分鐘操作者容易疲勞,排痰效果也較差。
3.振動排痰機存在的問題
(1)市面所售機械排痰機多針對成人及未成年兒童進行設計,前端治療頭對于新生兒來說普遍較大,對極低/超低體重兒而言更大。
(2)治療頭連接處手柄太長,不方便進行暖箱內操作。
(3)多采用落地推車式,占地面積太大,不利于床旁操作。
(4)操作時需要插電,非常不便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生兒排痰治療頭及治療箱和治療床,解決了現有臨床中給新生兒排痰的力道和頻率不易控制且操作者容易疲勞導致排痰效果不好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提供一種新生兒排痰治療頭,其包括外殼,外殼的一端通過外凸的軟膠層封閉,外殼內鄰近軟膠層處設置有振動馬達,振動馬達遠離軟膠層的一端固定于伸縮氣缸上,振動馬達上設置有阻尼繞線輪,阻尼繞線輪上繞接有一端固定于軟膠層上的牽引繩,在伸縮氣缸縮短方向的中后段設置有與阻尼繞線輪嚙合的齒條;外殼連接于叩擊機構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未經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365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有阻膠膜的無紡布及其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個性化知識點的創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