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生產用自動化預熟化加熱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43160.0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6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肇慶中彩機電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B7/16 | 分類號: | B29B7/16;B29B7/22;B29B7/82;C08J3/00;C08L7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6500 廣東省肇慶市封開***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 生產 自動化 熟化 加熱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聚氨酯生產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生產用自動化預熟化加熱設備,包括外罐和內罐,所述內罐內腔的中部活動安裝有主軸,所述主軸的外側面等距離固定套接有安裝盤,所述安裝盤的外側面的等角度固定安裝有攪拌桿。該聚氨酯生產用自動化預熟化加熱設備,通過在攪拌桿外側面的加熱板,當聚氨酯放入內罐的內部時,可通過開啟電機即可帶動主軸的旋轉進而帶動主軸外側面的安裝盤的轉動,進而帶動攪拌桿的轉動,此時位于攪拌桿外側面的復位彈簧即可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相對拉伸并帶動加熱板相對攪拌桿發生移動,同時加熱板可以跟隨攪拌桿進行旋轉對內罐內部的聚氨酯進行加熱,從而實現了可對聚氨酯加熱較為均勻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氨酯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生產用自動化預熟化加熱設備。
背景技術
聚氨酯全名為聚氨基甲酸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O.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類。他們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為主)、聚氨酯纖維(中國稱為氨綸)、聚氨酯橡膠及彈性體。軟質聚氨酯(PU)主要是具有熱塑性的線性結構,它比PVC發泡材料有更好的穩定性、耐化學性、回彈性和力學性能,具有更小的壓縮變型性。隔熱、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因此用作包裝、隔音、過濾材料。硬質PU塑料質輕、隔音、絕熱性能優越、耐化學藥品,電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車、航空工業、保溫隔熱的結構材料。聚氨酯彈性體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膠之間,耐油,耐磨,耐低溫,耐老化,硬度高,有彈性。主要用于制鞋工業和醫療業。聚氨酯還可以制作粘合劑、涂料、合成革等。在聚氨酯的加工過程中需要經歷預熟化的加工工藝,此時就會使用到一種預熟化加熱設備對聚氨酯進行預熟化操作。
實際生產時所使用的預熟化加熱設備一般為爐體構成的,其在使用時可將聚氨酯放入爐體的內部并向爐體的內部通入蒸汽對聚氨酯進行加熱操作,但聚氨酯在爐體的內部一般都是固定不變的這就導致了蒸汽與聚氨酯進行接觸并對其進行加熱的過程中,與爐體一端接觸部分的聚氨酯與蒸汽的混合并不充分導致了部分聚氨酯與中部的聚氨酯溫度差異較大對聚氨酯的預熟化造成較大影響。
在對聚氨酯進行加熱預熟化過程中,現有的操作方法一般都是向爐體的內部通入蒸汽,雖然蒸汽的加熱方式較為簡單且不會對聚氨酯的化學性質造成改變,但蒸汽加熱的本質上是將水進行加熱并產生蒸汽,但水蒸氣的溫度控制較為困難,即導致了聚氨酯在預熟化使得溫度范圍變的較難控制,對聚氨酯的加熱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在對聚氨酯進行加熱過程中為了節約資源會在聚氨酯加熱到一定的程度時切斷外部加熱來源,通過爐體外側面所設置的保溫層對爐體進行保溫,但保溫層的保溫效果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即其保溫效果因外界環境可能會發生改變,導致聚氨酯在后段的加熱過程受到較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生產用自動化預熟化加熱設備,具備可對聚氨酯加熱較為均勻、加熱溫度易于控制、可避免罐體內部溫度快速流失的優點,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生產用自動化預熟化加熱設備,包括外罐和內罐,所述內罐內腔的中部活動安裝有主軸,所述主軸的外側面等距離固定套接有安裝盤,所述安裝盤的外側面的等角度固定安裝有攪拌桿,所述攪拌桿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遠離復位彈簧的一端固定安裝有加熱板。
優選的,所述內罐的外側面固定套接有外罐,所述外罐的頂端等角度固定連通有注水口,所述外罐和內罐之間設有水浴腔。
優選的,所述外罐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裝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插腳,所述支撐腿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踏板。
優選的,所述外罐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裝有電磁閥,所述內罐的頂端活動安裝有蓋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肇慶中彩機電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未經肇慶中彩機電技術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31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