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試劑盒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42706.0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5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侯江厚;孫衛國;張靈霞;黃國紅;楊奕梅;李夏南;翟斐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G01N33/569;G01N33/58;G01N33/543;C07K19/00;C12N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靈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蘇向銀 |
| 地址: | 650021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核衣殼 蛋白 融合 新型 冠狀病毒 檢測 試劑盒 | ||
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試劑盒,所述試劑盒包括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抗原,所述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抗原包括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上述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試劑盒,通過融合技術獲得含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使融合蛋白具有新型冠狀病毒核衣殼蛋白的天然空間結構特征,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時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利用該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能夠有效提高新型冠狀病毒的檢出率,確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及時確診,能夠有效避免疫情的擴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藥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試劑盒。
背景技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亦稱2019-nCoV)引起的以肺部病變為主的新發傳染病,可引起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損傷,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目前針對2019-nCoV的還沒有特效治療藥物,疫苗也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患者的早診斷、及時收治和隔離對有效控制疫情至關重要。新冠病毒感染的大量排查主要還是采用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因其敏感性強成為疑似病例確診的金標準,但該技術對實驗場所及人員要求高、操作繁瑣、受環境條件影響比較大,容易受氣溶膠的污染出現假陽性。傳統的抗原抗體反應是臨床實驗室檢測的重要補充,利用抗原去檢測感染者血清中的抗體是快速篩查和核酸輔助診斷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公司已經開發出通過血清學診斷方法用于COVID-19臨床診斷的檢測試劑盒,如膠體金法和傳統ELISA方法,篩選出SARS-CoV-2中保守的具有優勢表位的抗原或聯合抗原是血清學診斷成功的關鍵。SARS-CoV-2基因大小約為29.8kb,基因組被注釋為含有14個開放閱讀框(Opening readingframe,ORF),共編碼27~28個蛋白質。核衣殼蛋白(N蛋白)是SARS-CoV-2的一種主要的結構蛋白,序列表如SEQ ID No.4所示,其位于病毒內部,是干擾素(Interferon,IFN)的拮抗劑和病毒編碼的RNA干擾抑制因子,與病毒的復制有關,N蛋白在β屬冠狀病毒之間相對比較保守,合成數量眾多,具有很強抗原性,在誘導宿主免疫應答甚至發病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常被用作冠狀病毒診斷的抗原位點。但是現有的直接基于N蛋白作為抗原用于檢測SARS-CoV-2的方法檢出率低,影響COVID-19的確診效率及疫情的控制。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的直接基于N蛋白作為抗原用于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檢出率低,影響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確診效率及疫情的控制的問題,提供一種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試劑盒。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試劑盒,所述試劑盒包括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抗原,所述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抗原包括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基于核衣殼蛋白的融合蛋白為核衣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部分氨基酸序列與二硫化物氧化還原酶A的氨基酸序列或部分氨基酸序列融合表達生成的融合蛋白;或,核衣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部分氨基酸序列與二硫化物氧化還原酶C的氨基酸序列或部分氨基酸序列融合表達生成的融合蛋白。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二硫化物氧化還原酶A的氨基酸序列為如SEQ 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突變序列;
所述二硫化物氧化還原酶C的氨基酸序列為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突變序列;
所述核衣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為如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如SEQ ID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突變序列。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核衣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與所述二硫化物氧化還原酶A的氨基酸序列的C端直接連接或通過接頭連接;所述核衣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與所述二硫化物氧化還原酶C的氨基酸序列的C端直接連接或通過接頭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市婦幼保健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未經昆明市婦幼保健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27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