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燒廢氣用降塵裝置及其降塵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42563.3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95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海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海格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B01D29/01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文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毛偉昕 |
| 地址: | 51008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燒 廢氣 降塵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燃燒廢氣用降塵裝置及其降塵方法,包括所述導流管內壁的一端卡合設有第一橡膠環,所述第一橡膠環的內壁卡合設有第二過濾網,所述第二過濾網的內壁固定設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一側的中間位置固定設有連接桿。本發明通過在裝置上的導流管上設置有由連接桿、第一橡膠環、第二過濾網、固定塊組成的外接水源的過濾裝置,使在降塵管與外接水源進行連接進水時,在其導流管的內部卡合設有第二過濾網,使水源中的雜質會被其過濾攔截下來,使裝置內部噴出的水花中雜質含量較少,在使用完裝置后,可用過連接桿將其抽出,使雜質不會殘留在裝置的內部,避免其內部的堵塞,從而提高裝置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氣降塵的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燃燒廢氣用降塵裝置及其降塵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燃燒廢氣用降塵裝置主要是應用于工業生產時的廢氣處理,且在該廢氣處理時,由于在工業生產時氣流與裝置之間的摩擦會產生一定的雜質與灰塵的摻雜,使得廢氣被排出時會帶著雜質以及灰塵一起被排放出,使得工業生產的排放危害提高,且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安全,所以在工業生產時需要該降塵裝置,使得廢氣中的灰塵被過濾下來,避免大量灰塵排放出來造成危害,在設計制造該燃燒廢氣用降塵裝置時一般會硬度較強的金屬材質制成,使得裝置在長時間的使用后不易被損壞,且在設計裝置時,在裝置的一端會設置有可以與外接管道連接的連接裝置,使得裝置便于與外接裝置連接使用。
現有技術中,在設計制造該燃燒廢氣用降塵裝置,大部分設計者會注重設計裝置的降塵強度,以保證裝置將與工業廢氣管道連接時,可以有效地將其中含有的雜質出去攔截,但是在使用裝置時,如果在裝置的內部沒有設置有可以過濾且可以清潔的裝置,長時間使用攔下灰塵后,其內部會積累大量的殘渣導致裝置的內部堵塞,從而降低裝置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燃燒廢氣用降塵裝置及其降塵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燃燒廢氣用降塵裝置及其降塵方法,包括降塵管,所述降塵管內壁的中間位置卡合設有第一固定環,所述第一固定環外壁的一側固定設有進水管,且所述進水管的一端與第一固定環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一固定環內壁的四側均固定設有噴霧器,且四個所述噴霧器的一端分別與第一固定環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一固定環頂部的四側均固定設有支撐軸,四個所述支撐軸的一端均固定設有第二固定環,且所述第二固定環底部的四側分別與四個支撐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環的內壁卡合設有第一過濾網,所述降塵管外壁一側的中間位置固定設有導流管,且所述導流管的一端穿過降塵管的外壁與進水管的一端連通,所述導流管外壁一側的一端固定設有橡膠塞,所述導流管內壁的一端卡合設有第一橡膠環,所述第一橡膠環的內壁卡合設有第二過濾網,所述第二過濾網的內壁固定設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一側的中間位置固定設有連接桿。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一端的四側均固定設有第一連接軸,四個所述第一連接軸的一端均固定設有第三固定環,且所述第三固定環內壁的四側分別與四個第一連接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環外壁的四側均固定設有第一卡塊,所述導流管內壁一端的四側均開設有第一卡槽,且四個第一卡塊的外壁分別與四個第一卡槽的內壁卡合連接。
優選的,所述降塵管內壁的上端卡合設有吸水環,所述降塵管頂部一側的內邊緣處鉸接設有防護蓋,所述防護蓋的一側等距離開設有多個通孔,所述防護蓋一側的內邊緣處固定設有橡膠條,所述防護蓋另一側的中間位置固定設有推動把手。
優選的,所述降塵管內壁下端的四側均固定設有第二連接軸,四個所述第二連接軸的一端均固定設有第四固定環,且所述第四固定環外壁的四側分別與四個第二連接軸的一端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降塵管內壁下端的四側均固定設有第二連接軸,四個所述第二連接軸的一端均固定設有第四固定環,且所述第四固定環外壁的四側分別與四個第二連接軸的一端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降塵管外壁一側的下端固定設有控制開關,且所述電機通過控制開關與外接電源電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海格,未經林海格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256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