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高增益天線及具有其的通信設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242022.0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14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錢振清;曹敏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保麗潔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2 | 分類號: | H01Q1/22;H01Q1/5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626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益 天線 具有 通信 設備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增益天線及具有其的通信設備,包括:天線桿體、固定裝置、射頻電纜和SMA接口;所述固定裝置的第一端部固定連接到所述天線桿體,所述射頻電纜依次穿過所述固定裝置的第二端部和第一端部、并電連接到所述天線桿體,第一、第二端部為所述固定裝置中相對設置的兩個端部;所述射頻電纜中遠離所述固定裝置的端部電連接到所述SMA接口;該高增益天線便于調整其安裝位置。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增益天線及具有其的通信設備。
背景技術
在實際中,很多設備都需要進行無線通信,就需要安裝有天線,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的位置的無線信號的強度是不一樣的,因此,需要設計一個便于進行位置調整的天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增益天線及具有其的通信設備。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之一,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高增益天線,包括:天線桿體、固定裝置、射頻電纜和SMA接口;所述固定裝置的第一端部固定連接到所述天線桿體,所述射頻電纜依次穿過所述固定裝置的第二端部和第一端部、并電連接到所述天線桿體,第一、第二端部為所述固定裝置中相對的兩個端部;所述射頻電纜中遠離所述固定裝置的端部電連接到所述SMA接口。
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天線桿體中遠離所述固定裝置的端部設置有天線膠帽。
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天線桿體在靠近所述固定裝置的方向上依次劃包括首尾連接的第一金屬導線、相位轉換器和第二金屬導線,所述相位轉換器呈螺旋狀。
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外表面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從圓柱體的第二端部延伸到圓柱體的第一端部,在圓柱體的第一端部設置有環(huán)形凸起。
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螺帽,所述螺帽中的內螺紋與所述外螺紋相配合。
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在螺帽和環(huán)形凸起之間設置有環(huán)繞所述圓柱體的防水膠圈。
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射頻電纜沿著第二端部指向第一端部的方向,穿過所述圓柱體。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通信設備,包括上述的高增益天線。
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箱體和門體,所述門體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狀與所述圓柱體相配合,所述圓柱體從外之內插入所述通孔,所述螺帽位于所述門體的內側、且與所述圓柱體螺紋連接,所述防水膠圈位于所述門體的外側。
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外側面設置有門軸和門體,所述門體能夠沿著所述門軸旋轉;所述門軸上部的蓋帽上開有下凹的螺絲孔,所述螺絲孔中的內螺紋與所述外螺紋相配合,所述圓柱體與螺絲孔螺紋連接。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在于: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增益天線及具有其的通信設備,包括:天線桿體、固定裝置、射頻電纜和SMA接口;所述固定裝置的第一端部固定連接到所述天線桿體,所述射頻電纜依次穿過所述固定裝置的第二端部和第一端部、并電連接到所述天線桿體,第一、第二端部為所述固定裝置中相對設置的兩個端部;所述射頻電纜中遠離所述固定裝置的端部電連接到所述SMA接口;該高增益天線便于調整其安裝位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高增益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區(qū)域A的放大圖;
圖3是圖1中區(qū)域B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保麗潔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保麗潔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20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