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式甲板埋入式燈具的光強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41684.6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568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薛曉川;肖雷;曹盛;荊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J1/42 | 分類號: | G01J1/42;G01M11/02;B63B45/06;F21S8/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專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劉光德 |
| 地址: | 10009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甲板 埋入 燈具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攜式甲板埋入式燈具的光強檢測裝置,包括提供光學暗室條件,光強檢測裝置底部為敞開式結構的伸縮結構暗室;伸縮結構暗室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電氣箱,另一端的底部容置被測埋入式燈具;位于被測埋入式燈具的對應的頂面設置有激光觀察窗口。電氣箱內設置有供電單元,用于給探頭檢測與激光校準單元和處理單元供電。探頭檢測與激光校準單元,用于對被測埋入式燈具和探測平面的相對位置進行校準,及對光源不同出光角度的光學指標信息的在線探測。處理單元,對光源不同出光角度的光學指標信息依次進行預處理和指標合格判斷。本發明無需拆卸船舶甲板埋入式燈具,既保證光強測量精度,又便于攜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強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甲板埋入式燈具的光強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LED因其節能高效、壽命長、可靠性好等優勢,在工業照明領域得到了迅速發展。隨著LED技術的成熟與LED燈具的普及,對其光源特性與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針對LED燈具發光能效與光強分布的檢測方法與檢測裝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LED燈具光強檢測方法一般為積分球法、分布式光度計法等。
積分球法的具體思路是搭建內壁涂有白色漫反射材料的空腔球體,作為理想積分球環境。球壁上開一個或幾個窗孔,用作進光孔和放置光探測器件的接收孔,進入積分球的光經過內壁涂層多次反射,在內壁上形成均勻照度,進而通過公式可以計算得到光強。
分布式光度計法多種實現手段,主要包括燈具靜止探測器旋轉法、探測器靜止燈具旋轉法、含反光鏡的分布式光度檢測法等。其本質原理均為光學暗室條件下改變燈具與照度計的相對位置,得到燈具各個空間位置的照度值,通過公式積分計算得到光強。
然而,上述兩種傳統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具體表現為:測量時為消除環境光的干擾,均需將燈具拆卸后放入封閉積分球或帶回光學暗室測量。且均存在設備成本高、占地空間大、裝置結構復雜等問題。尤其針對船舶甲板埋入式燈具固有的難拆卸、空間有限等特點,難以適用。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便攜式甲板埋入式燈具的光強檢測裝置,該光強檢測裝置無需拆卸船舶甲板埋入式燈具,既可保證光強測量精度,又便于攜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攜式甲板埋入式燈具的光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強檢測裝置由一端為敞開式結構的暗室、和與暗室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的電氣箱組成;所述的暗室是一個嵌套的多節式伸縮結構暗室;所述伸縮結構暗室的敞開端用于放置待測量的埋入式燈具;位于所述被測埋入式燈具的對應的伸縮結構暗室頂面設置有激光觀察窗口;所述的暗室頂面是與暗室敞開端相鄰的一個端面;
所述的電氣箱內設置有供電單元、探頭檢測與激光校準單元和對光源不同出光角度的光學指標信息依次進行預處理和指標合格判斷的處理單元;
所述供電單元,用于給所述探頭檢測與激光校準單元和處理單元供電;
所述探頭檢測與激光校準單元位于暗室內,所述的電氣箱朝向暗室敞開端的探測平面上,所述探頭檢測與激光校準單元包括固定布置在所述的探測平面上的一個交叉激光器和多個光強探頭;
所述多個光強探頭均勻分布在所述電氣箱的探測平面上,用于對光源發出的不同出光角度的光學指標信息的在線探測;所述交叉激光器通過觸發十字激光實現對所述被測埋入式燈具和探測平面的相對位置進行校準。
進一步的,所述的伸縮結構暗室結構為多節推拉式抽屜,使用時將各節拉開成伸展狀態;測量結束后置于收縮狀態;相鄰兩節暗室的伸縮結構之間,在伸展狀態和收縮狀態,均通過暗室鈑金和第二把手對相鄰兩節暗室限位,并固定相鄰兩節暗室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結構暗室三節,從敞開端起,依次為第一暗室、第二暗室和第三暗室;所述第一暗室和第二暗室之間的內壁以及所述第二暗室和第三暗室之間的內壁均為齒根咬合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未經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16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北斗有源天線的信號收發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速轉發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