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網AGC、電廠AGC及一次調頻配合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40329.7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30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涂勇;陳自然;黃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48 | 分類號: | H02J3/48;H02J3/2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吳思高 |
| 地址: | 44300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網 agc 電廠 一次 調頻 配合 控制 方法 | ||
一種電網AGC、電廠AGC及一次調頻配合控制方法,在調速器程序中,采用電廠AGC與一次調頻配合控制方法,將大/小網功率模式一次調頻閉鎖有功設定取消,采用一次調頻與AGC、監控調節疊加方式。在機組LCU程序中刪除原有“一次調頻動作閉鎖有功脈沖調節”和“一次調頻動作復歸30s內閉鎖有功脈沖調節”功能。在機組LCU程序中,采用電廠AGC與一次調頻配合控制方法。在監控系統AGC程序中,采用電網AGC與電廠AGC配合控制方法,增加“負荷反向調節閉鎖”功能。本發明方法能夠協調電網AGC、電廠AGC及一次調頻之間相互配合關系,避免三者在水輪發電機組控制上出現矛盾沖突,保證機組和電網的正常安全穩定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電站自動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網AGC、電廠AGC及一次調頻配合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電網AGC、電廠AGC及一次調頻動作目的都是保證電網有功功率供給平衡,但是三者存在配合問題,容易發生控制動作矛盾,影響機組和電網的正常安全穩定運行。
現有技術中,電網AGC下發的指令電廠AGC無邏輯處理接收,而開度模式下電廠AGC與一次調頻配合控制方法有以下幾種:
1)、采用電廠AGC與一次調頻直接疊加方式;
2)、采用電廠AGC與一次調頻軟疊加方式,同時采用一次調頻動作閉鎖模式,即當一次調頻動作時,閉鎖監控系統下發開度調節指令。
上述方式有以下缺陷:
電網AGC下發的指令電廠AGC無邏輯處理接收會導致電網AGC下發的錯誤指令被執行。
開度模式下采用電廠AGC與一次調頻直接疊加方式,會導致當一次調頻動作時,一次調頻的動作量會被電廠AGC動作抵消,從而失去機組一次調頻的作用。
開度模式下采用電廠AGC與一次調頻軟疊加方式,同時采用一次調頻動作閉鎖模式,會導致電廠AGC在一次調頻動作期間失去作用,從而失去電網AGC二次調頻功能。
針對上述問題,該領域研究人員進行了研究探索,文章《水電機組一次調頻與AGC協聯控制改造及試驗分析》(水電與抽水蓄能第6卷第2期(總第30期),2020年04月20日,盧舟鑫,涂勇,葉青等)介紹了電網公司對電廠側一次調頻、AGC以及監控系統協調策略進行優化的要求,以及電廠相關改造及應用試驗情況,但未系統的全面公開電網AGC、電廠AGC及一次調頻配合控制方法。特別關于電廠AGC與一次調頻配合控制方法,論文中提出“一次調頻優先”狀態位相關置位和復位邏輯表述不清,邏輯不嚴密,同時未清楚說明“一次調頻優先”狀態位用途,導致本領域的研究人員無法理解應用復現該方法。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電網AGC、電廠AGC及一次調頻配合控制方法,適用于水力發電廠水輪發電機組,旨在協調電網AGC、電廠AGC及一次調頻之間相互配合關系,避免三者在水輪發電機組控制上出現矛盾沖突,保證機組和電網的正常安全穩定運行。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電網AGC與電廠AGC配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監控系統的控制器檢測監控系統是否投入負荷反向調節閉鎖功能,若是,進入步驟2;否則返回重新繼續檢測;
步驟2:電網AGC是否下發新設定值,若是,進入步驟3;否則返回步驟1;
步驟3:若母線頻率偏差絕對值低于閾值,則電廠AGC接收電網AGC下發的新設定值,并計算分配至機組,返回步驟1;否則,進入步驟4;
步驟4:若母線頻率正偏差絕對值高于閾值,且電網AGC下發的新設定值高于原設定值,則屏蔽電網AGC下發的新設定值,電廠AGC維持當前設定值不變,并產生報警信號“負荷反向調節閉鎖”;否則,進入步驟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03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