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梯形結構的零浪費服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39704.6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3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袁惠芬;韋玉輝;王旭;孫莉;馬翔;劉貝芬;芮斐;孫雨藍;阮婷;夏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紅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D1/00 | 分類號: | A41D1/00;A41D2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佼佼 |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梯形 結構 浪費 服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梯形結構的零浪費服裝,涉及服裝領域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第一梯形衣片、第二梯形衣片、第三梯形衣片、第四梯形衣片、第五梯形衣片、第六梯形衣片、第七梯形衣片和第八梯形衣片,該布料分為前片上部,前片下部,后片上部和后片下部四個部分,前片上部由第一梯形衣片左側邊和第三梯形衣片右側邊組合而成,前片下部由第五梯形衣片左側邊和第八梯形衣片右側邊組合而成。本發明通過本發明的梯形結構零浪費服裝僅僅由一塊矩形衣片剪裁轉移拼接縫合制成,裁剪加工簡單方便,根據不同幅寬的布料,可以調整第一梯形衣片上側邊、第五梯形衣片上下側邊的長度,進而調整本發明的梯形結構零浪費服裝的款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服裝領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梯形結構的零浪費服裝。
背景技術
據統計,制作一件成衣的過程中會浪費15%~20%的面料。快時尚服裝的普及使服裝從設計轉化為產品的周期大大縮短,低廉的價格也促使消費者購買,更新、淘汰服裝的速度大大加快,服裝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浪費也越來越嚴重。隨著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日益凸顯,人們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減少服裝生產中的浪費,推行零浪費服裝已迫在眉睫。
中外零浪費服裝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古代衣使用整塊衣料制作,左右對稱,從上半部分兩邊對稱剪開,下部兩邊向中線對折,形成兩襟,上部合成衣袖,整片衣料的制作除領口外,沒有產生一點余料。公元前4世紀北歐的沼澤外套基于人體張開手臂后的T字型結構裁剪,在一整片面料上打開一定的切口,直接折疊形成外套,裁剪中幾乎沒有面料的浪費。一片布是零浪費服飾的鼻祖,古希臘的基同、希瑪申,古埃及的丘尼克、羅因,克羅茲等都是由整塊面料構成的。
國內外設計師學者都在致力于研究設計零浪費服裝。一片布服裝到今天依然適用,僅用一片布巧妙地通過裹繞、扭轉、拉伸、打結、褶裥的手法變幻出多種款式。三宅一生發布的A-POC系列中的一款服裝,借助一片布的理念,衣身采用整片布,加上寬大的筒形袖,利用針織服裝的特點,使面料可以自由地懸垂在人體上。DavidTelfer以沼澤外套為靈感來源,設計出結構簡單、方便工業化裁剪和生產并且面料利用率高的風衣外套。張孟璇通過采用分割變換重組裁剪的方式,針對對面料外形以及面料邊緣形態不規則的情況,對沼澤外套進行了改良。
零浪費服裝制作手法多種多樣。大衛特爾弗采用拼圖式裁剪參與設計了某戶外運動品牌與紡織環境設計研究組織合作的零浪費羽絨服項目。郝麗麥奎倫蜥蜴鑲嵌圖形中得到靈感,設計了鑲嵌法的零浪費版型設計,該設計中單位圖形向面料邊緣擴散的同時呈漸小的趨勢,從而使邊緣不可用的面料碎片最小化。
中國傳統服飾造型一直是以平面結構的樣式呈現,結構線條多為直線、斜線,裁片簡潔、整一,體現了人與衣自然和諧的穿著觀念。本發明本著節約的理念,借鑒傳統服裝平面結構造型和拼圖式的剪裁設計,在承傳傳統服飾文化的同時,結合現代的設計手法,建立了全新的平面結構造型的服裝成衣方法,真正實現“零浪費”服裝設計的成衣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梯形結構的零浪費服裝,本發明的梯形結構零浪費服裝僅僅由一塊矩形衣片剪裁轉移拼接縫合制成,裁剪加工簡單方便,根據不同幅寬的布料,可以調整第一梯形衣片上側邊、第五梯形衣片上下側邊的長度,進而調整本發明的梯形結構零浪費服裝的款式,解決了淘汰服裝的速度大大加快,服裝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浪費也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梯形結構的零浪費服裝,包括第一梯形衣片、第二梯形衣片、第三梯形衣片、第四梯形衣片、第五梯形衣片、第六梯形衣片、第七梯形衣片和第八梯形衣片;
該布料分為前片上部,前片下部,后片上部和后片下部四個部分;
所述前片上部由第一梯形衣片左側邊和第三梯形衣片右側邊組合而成,所述前片下部由第五梯形衣片左側邊和第八梯形衣片右側邊組合而成,所述前片上部和前片下部之間設置有可以相互配合的連接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紅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紅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97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