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體計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39002.8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2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清;陳忱;陳良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2/02 | 分類號: | G01F22/02;G01F2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劉寧 |
| 地址: | 570311 海南省海***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體 計量 裝置 | ||
1.一種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計量罐、第一氣動閥、第二氣動閥及壓力感應模塊,所述計量罐包括用于連接儲液罐及反應釜的罐體,其中:
所述罐體包括由上向下依次相連的縮頸腔體、集存腔體及緩流腔體,所述縮頸腔體為一端具有第一進液口的長筒狀結構,且在所述集存腔體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集存腔體內部,所述緩流腔體為一端具有第一出液口的漏斗狀結構;
所述第一氣動閥為常閉氣動閥,且與所述壓力感應模塊信號相連,設置在所述第一進液口和所述儲液罐之間,且連通所述第一進液口和所述儲液罐;
所述第二氣動閥為常閉氣動閥,且與所述壓力感應模塊信號相連,設置在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反應釜之間,且連通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反應釜;
所述壓力感應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氣動閥之間,且連通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氣動閥,在檢測到壓力值達到第一設定值時控制所述第一氣動閥由打開切換至關閉,且控制所述第二氣動閥打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上設有第一排氣口和第一呼吸閥,所述第一排氣口位于所述縮頸腔體遠離所述集存腔體的一端,所述第一呼吸閥設置在所述第一排氣口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上設有溢流接口和溢流洪峰單元,所述溢流接口位于所述縮頸腔體遠離所述第一進液口的端部,所述溢流洪峰單元包括溢流洪峰管以及連接軟管,其中:
所述溢流洪峰管包括一體式的溢流管和洪峰管,所述洪峰管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縮頸腔體平行且固定連接,所述洪峰管的一端具有第二進液口,且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進液口背離所述集存腔體的一側,所述溢流管從所述洪峰管靠近所述第二進液口的管壁外伸出,且在平行于所述洪峰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溢流管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所述洪峰管的最大高度;
所述連接軟管的兩端部分別與所述第二進液口和所述溢流接口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洪峰管上設有第二排氣口和第二呼吸閥,所述第二排氣口位于所述洪峰管遠離所述第二進液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呼吸閥設置在所述第二排氣口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縮頸腔體的外側固定有卡箍,所述溢流洪峰管卡設置所述卡箍內。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溢流回收單元,所述溢流回收單元包括回收罐及回收管線,其中:
所述溢流管遠離所述洪峰管的端部形成所述溢流口;
所述回收罐的一端具有第三進液口;
所述回收管線連通所述第三進液口和所述溢流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罐上設有第三出氣口和第三呼吸閥,所述第三出氣口與所述第三進液口并排設置在所述回收罐的同一端,所述第三呼吸閥設置在所述第三出氣口上。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罐上設有再利用接口和端蓋,所述再利用接口位于所述回收罐上遠離第二進液口的一端,所述端蓋可拆卸地蓋合在所述再利用接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上設有第一液位接口、第二液位接口以及液位觀測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液位接口和所述第二液位接口位于所述縮頸腔體沿其延伸方向的兩端,且所述第二液位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液位接口遠離所述集存腔體的一側;
所述液位觀測單元包括第一液位開關接頭、第二液位開關接頭以及透明觀測管,所述透明觀測管為兩端開口的管狀結構,且沿其延伸方向的兩端所述開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液位開關接頭和所述第二液位開關接頭相連通,所述第一液位開關接頭設置在所述第一液位接口上,所述第二液位開關接頭設置在所述第二液位接口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液體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觀測管上沿其延伸方向設置有液位刻度,所述透明觀測管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縮頸腔體的延伸方向相平行,且所述液位刻度的大刻度靠近所述第二液位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900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