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解決相交槽毛刺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38444.0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39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羅來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00 | 分類號: | H05K3/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明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決 相交 毛刺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解決相交槽毛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在基材上鉆取第一槽孔;步驟二、在基材上鉆取第二槽孔;鉆取第二槽孔時,以槽孔相交區作為鉆孔起始點進行鉆孔,鉆出第二槽孔,形成相交槽;鉆取第二槽孔時鉆咀的旋轉方向朝向槽孔相交區的內側拐角處和鉆咀的行進方向。本發明根據鉆咀受力,改變鉆孔刀序,規范刀序,從原理上杜絕毛刺的產生,從而不必鉆取去毛刺孔,提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良品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PCB板制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解決相交槽毛刺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鉆孔工序中,相交槽如何鉆能夠不出現毛刺是一個技術難關。相交槽,顧名思義主要是有兩個相交的槽孔組成。在鉆相交槽時,由于鉆咀受力的差異,會導致相交部分容易產生毛刺。
具體如圖1所示,現有的相交槽鉆取方法如下所示:先鉆取出第一槽孔1,然后鉆取第二槽孔2,第二槽孔2鉆取方向如箭頭方向所示,從起鉆點向槽孔相交區3進行鉆取,在達到槽孔相交區3時,由于槽孔相交區3的基材已經被鉆空,導致內側拐角處的基材沒有支撐,會形成毛刺。因此現有的工藝,
減少毛刺的產生需做到以下幾點:
1.在制前,制作時,預先在將兩個相交槽孔相交處的內側拐角處預先鉆取去毛刺孔。
2.生產操作中對于孔會進行品檢管控,有毛刺的孔需用專用毛刷清理。
因此現有的工藝缺陷如下:
1.無法完全去除毛刺,只能減少毛刺;
2.多鉆去毛刺孔,對于生產成本和效率都會有較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決相交槽毛刺的方法,本發明根據鉆咀受力,改變鉆孔刀序,規范刀序,從原理上杜絕毛刺的產生,從而不必鉆取去毛刺孔,提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良品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解決相交槽毛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基材上鉆取第一槽孔;
步驟二、在基材上鉆取第二槽孔;鉆取第二槽孔時,以槽孔相交區作為鉆孔起始點進行鉆孔,鉆出第二槽孔,形成相交槽;鉆取第二槽孔時鉆咀的旋轉方向朝向槽孔相交區的內側拐角處和鉆咀的行進方向。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相交槽為L形。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基材為PCB板。
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根據鉆咀受力,改變鉆孔刀序,規范刀序,從原理上杜絕毛刺的產生,從而不必鉆取去毛刺孔,提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良品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鉆取相交槽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鉆取相交槽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的一種解決相交槽毛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基材上鉆取第一槽孔1;
步驟二、在基材上鉆取第二槽孔2;鉆取第二槽孔2時,以槽孔相交區3作為鉆孔起始點進行鉆孔,鉆出第二槽孔2,形成相交槽;鉆取第二槽孔2時鉆咀的旋轉方向朝向槽孔相交區3的內側拐角處和鉆咀的行進方向。
相交槽為L形。基材此時鉆咀的旋轉方向面向的是基材,受力條件不會被孔影響,避免毛刺的產生槽時,鉆取第一槽孔1和與第二槽孔2的將兩把刀用尾綴區分,例如一個標記為1.001,另一個鼻癌囧為1.00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奧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84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