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語音數據傳輸方法、計算機裝置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37802.6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368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余志軍;匡雙鴿;彭剛;劉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全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1/00 | 分類號: | H04B11/00;G10L19/008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協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語音 數據傳輸 方法 計算機 裝置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語音數據傳輸方法、計算機裝置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將發送端輸出的音頻數據存儲在第一發送存儲器中;并且,獲取各音頻數據的傳輸時序,根據各音頻數據的傳輸時序,將第一發送存儲器的數據存儲在第二發送存儲器中,第二發送存儲器所存儲的各通道的音頻數據均包含有傳輸線標記以及傳輸線時序標記;根據各通道的音頻數據對應的傳輸線標記以及傳輸線時序標記,將各通道的音頻數據傳輸至第二接收存儲器,并根據各通道的音頻數據的傳輸時序將第二接收存儲器的音頻數據重映射后存儲至第一接收存儲器。本發明還提供實現上述方法的計算機裝置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本發明能夠減少音頻數據重新排序時軟件的開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語音數據處理的技術領域,具體地,是一種語音數據傳輸方法以及實現這種方法的計算機裝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現有很多智能電子設備具有播放音頻的功能,因此,電子設備需要實現音頻數據的傳輸。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數字音頻傳輸標準是由飛利浦公司專門為數字音頻設備制定的I2S(集成電路內置音頻總線)串行總線接口,這種串行接口由位時鐘BCLK、幀時鐘LRCK、串行數據輸入SDI、串行數據輸出SDO定義了數字音頻數據的傳輸格式。這種串行接口實現了立體聲(左聲道、右聲道)傳輸的規范,能傳輸雙聲道的數據。
通常,不管是左聲道還是右聲道的音頻數據均包含有多個通道的音頻數據,多個通道的音頻數據需要通過多根不同的傳輸線進行傳輸。由于音頻處理的需要,有時候從機只需要接收部分通道的音頻數據,并且對所接收到的音頻數據進行重新排序的操作,這種情況則需要通過軟件程序對所需要接收的音頻數據進行截取處理,這樣就增加了軟件對音頻數據處理的時間,并且導致音頻數據處理時間較長。例如,公開號為CN 106911987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就公開了一種傳輸多聲道音頻數據的方法和系統,該方法是通過TDM協議進行音頻數據的傳輸,例如對特定的通道的音頻數據進行使能,使能的通道對應的音頻數據則按照預設的順序被接收。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從機接收到音頻數據后,通過軟件實現音頻數據的發送、接收的重排序,導致軟件對音頻數據處理時間較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對傳輸的音頻數據進行從重新排序并且減少軟件運行時間的語音數據傳輸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上述語音數據傳輸方法的計算機裝置。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上述語音數據傳輸方法的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為實現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本發明提供的語音數據傳輸方法包括將發送端輸出的音頻數據存儲在第一發送存儲器中;并且,獲取各音頻數據的傳輸時序,根據各音頻數據的傳輸時序,將第一發送存儲器的數據存儲在第二發送存儲器中,第二發送存儲器所存儲的各通道的音頻數據均包含有傳輸線標記以及傳輸線時序標記;根據各通道的音頻數據對應的傳輸線標記以及傳輸線時序標記,將各通道的音頻數據傳輸至第二接收存儲器,并根據各通道的音頻數據的傳輸時序將第二接收存儲器的音頻數據重映射后存儲至第一接收存儲器。
由上述方案可見,在音頻數據發送前,通過各通道的音頻數據的傳輸時序可以實現對音頻數據重新排序,音頻接收器接收到的音頻數據是重新排序后的音頻數據,這樣,如果僅僅需要對部分的音頻數據進行傳輸,或者對部分音頻數據進行特殊處理,通過對音頻數據的重新排序可以實現特定通道的音頻數據的特殊處理。
由于對音頻數據的排序并不是在從機上通過軟件程序實現,通過多個存儲器對音頻數據進行特定順序的存儲,可以簡單的實現音頻數據的排序,避免從機接收到音頻數據后通過軟件的方式進行音頻數據的重新排序,提高音頻數據的處理效率。
一個優選的方案是,將音頻數據傳輸至第二接收存儲器包括:根據各音頻數據對應的傳輸線標記以及傳輸線時序標記確定每一音頻數據的傳輸線以及在該傳輸線上的傳輸時序,將各通道的音頻數據通過對應的傳輸線按照該傳輸線上的傳輸時序發送至第二接收存儲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全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全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78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