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GRC掛板件的配合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37257.0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1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卓匈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88 | 分類號: | E04B2/88;E04B2/9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洞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46 | 代理人: | 劉少偉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青浦區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grc 掛板件 配合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GRC掛板件的配合結構,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折彎部,所述第一折彎部位于第一基板的上邊緣,且向下彎折并形成第一彎折腔;所述第二部件呈L形狀,包括貼合邊和承壓邊;所述第三部件包括第三基板、第一伸入部、以及支撐所述第一伸入部且與所述第三基板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撐部,所述第一支撐部還包括用以連接所述第一伸入部的第一過渡部,在所述第一過渡部與第一伸入部的連接處設有支撐點,所述支撐點凸出于所述第一伸入部的表面,并與所述第一基板相抵觸。有益效果是:穩定性好,通過支撐點的設置,提高了整個配合結構的穩定性,同時能夠降低GRC掛板的傾斜現象的發生,不易脫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裝飾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GRC掛板件的配合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進步和建筑技術的發展,建筑幕墻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涌現,由于玻璃纖維增強水泥板材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裝飾效果,建筑師開始選取作為幕墻材料來表現建筑獨特個性的元素。玻璃纖維增強水泥制品(英文Glass fiber ReinforcedConcrete,縮寫是GRC)是一種以耐堿玻璃纖維為增強材料、水泥砂漿為基體材料的纖維水泥復合材料,該材料具有高強度、高韌性、耐水、耐火、輕質等優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建筑外裝飾構件。
隨著近年來GRC產品不僅僅局限于以往只是以建筑裝飾構件方式的安裝,開始采用大面積幕墻干掛的施工方式,如錢其深紀念館、南京青奧會主場館等等,都是采用GRC幕墻干掛方式進行施工的,GRC幕墻的預埋件需要通過連接件使之固定在鋼架上,目前現有的固定方式為常見的螺栓螺母或者焊接。上述方式施工難度大,可能存在不穩定的問題,尤其采用大尺寸的單體GRC掛板時,因為重力的作用,GRC掛板會產生一定的傾斜方向的拉力,導致預埋件同時收到傾斜的壓力或拉力,當長時間保持上述姿態時,可能出現GRC掛板的不穩定,甚至脫落現象。
因此,有必要研發一種GRC掛板件的配合結構,其具有連接牢固、穩定性好的特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GRC掛板件的配合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穩定性差的問題。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GRC掛板件的配合結構,包括: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折彎部,所述第一折彎部位于第一基板的上邊緣,且向下彎折并形成第一彎折腔;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呈L形狀,包括與鋼構件貼合固定的貼合邊,以及與所述貼合邊垂直的承壓邊;
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包括與所述承壓邊貼合固定的第三基板、伸入所述第一彎折腔內的第一伸入部、以及支撐所述第一伸入部且與所述第三基板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撐部,所述第一支撐部還包括用以連接所述第一伸入部的第一過渡部,在所述第一過渡部與第一伸入部的連接處設有支撐點,所述支撐點凸出于所述第一伸入部的表面,并與所述第一基板相抵觸。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部件還包括第二折彎部,所述第二折彎部位于第一基板的中部或下邊緣,且向下彎折并形成第二彎折腔。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部件還包括第二伸入部,所述第二伸入部通過第二過渡部與所述第一支撐部相連接,并伸入所述第二彎折腔內。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在所述第二過渡部與第二伸入部的連接處設有支撐點,所述支撐點凸出于所述第二伸入部的表面,并與所述第一基板相抵觸。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過渡部為所述第三基板的延伸。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部件還包括第三伸入部,所述第三伸入部為所述第三基板的延伸,并與所述第一基板相抵觸。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基板與第一支撐部之間設有加強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卓匈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卓匈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72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