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rTiO3 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37201.5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34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朱小鵬;陸磊;程瑜;宋若飛;喬冠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23/00 | 分類號: | C01G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rtio base sub | ||
本發明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SrTiO3多面體的制備方法。本發明以氫氧化鍶和二氧化鈦為原料,氯化鈉和碳酸氫鈉為熔鹽。包括如下步驟:(1)將氫氧化鍶和二氧化鈦原料與氯化鈉和碳酸氫鈉復合熔鹽混合;(2)將得到的混料進行濕法研磨和干燥處理;(3)將得到的粉末顆粒在700~900℃下反應5~10h;(4)將所得產物洗滌、干燥,最終獲得結晶度高、分散性良好、(001)和(110)晶面共同暴露的SrTiO3多面體粉體材料。本發明操作步驟簡單、無其它副產物,可大批量制備,便于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SrTiO3多面體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SrTiO3是一種典型的具有鈣鈦礦(ABO3型)結構的化合物,因具有高的介電常數和低的介電損耗,良好的壓電性、鐵電性和熱穩定性,以及適宜的光學禁帶寬度和能帶結構,其在電子器件、工業陶瓷、能源和催化等領域有著廣泛和重要的應用。
研究表明,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微觀形貌與結構。例如,TiO2納米棒、納米纖維、立方體均呈現比無規則TiO2顆粒更為優異的光電化學性能。目前,具有立方體、納米棒和微納米花狀等形貌結構的SrTiO3已被廣泛報道。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通過調控材料特定的暴露晶面,利用晶面與晶面之間的協同效應,可以顯著提高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暴露晶面的原子排布不同,導致其電子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典型的,半導體能帶在空間三維方向呈現各向異性,可以通過改變半導體暴露晶面,形成晶面電場,實現光生電子與空穴的有效分離,提高其光電催化性能。因此,制備SrTiO3多面體對提高其光電化學等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文獻(Scientific Reports 2014,4,5084;Nano Research 2014,7,1311)報道了一種以TiCl4和SrCl2為原料,有機醇類(丙二醇、丙三醇或丁三醇)為表面活性劑,用LiOH調節溶液pH,水熱合成SrTiO3十八面體的制備方法。但該方法制備工藝復雜,需在冰水浴下控制反應原料TiCl4溶液的滴加速度,同時,反應時間較長,需180℃保溫48h,而且材料表面存在有機物殘留,需高溫退火處理去除。發明專利(公開號CN105727922B)公開了一種Li摻雜SrTiO3十八面體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其先以硫酸鈦和氫氧化鉀制備鈦的氫氧化物,然后與硝酸鍶溶液、氫氧化鉀溶液和巖鹽型八面體LiTiO2納米顆粒攪拌混合進行水熱反應。該方法不僅需要使用易制爆試劑,且對原料滴加速度及LiTiO2形貌有嚴格要求。此外,前驅體中混入二氧化碳所形成的碳酸鍶需醋酸清洗去除。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SrTiO3多面體的簡易合成方法,操作步驟簡單,無需有機表面活性劑、強堿和酸洗處理,可大批量制備,便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制備一種SrTiO3多面體,并提供一種簡單有效的合成方法。
本發明以氫氧化鍶和二氧化鈦為原料,以氯化鈉和碳酸氫鈉為熔鹽,制備的SrTiO3結晶度高、分散性良好,具有(001)和(110)晶面共同暴露的多面體結構。具體步驟如下:
(1)稱取化學計量比的氫氧化鍶與二氧化鈦作為原料;將氯化鈉和碳酸氫鈉按3~8:1的摩爾比混合得到復合熔鹽;并將原料和復合熔鹽按1:8~20的摩爾比混合得到混合料;
(2)向混合料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或純水進行濕法研磨,待混合充分后進行干燥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72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