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滲、防腐蝕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36928.1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95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永霞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1B32/198;C04B11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7431 廣東省云浮***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滲 腐蝕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滲、防腐蝕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研制的混凝土產品中,包括水泥,水泥質量10?15%的氧化石墨烯;所述氧化石墨烯層間沉積有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分子結構中帶有脒基團;所述脒基團位于聚合物分子鏈側鏈。其中,所述聚合物是由單體在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層間原位聚合形成;另外,所述混凝土中還包括螯合劑;所述螯合劑沉積于氧化石墨烯層間。本發明所得產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具有優異的防滲防腐蝕性能,可有效延長混凝土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防滲、防腐蝕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土地缺乏問題擺在眼前,地下空間利用率越來越高,大面積地下地庫就是其中一個代表,但大面積混凝土澆筑后可能產生開裂,由于地下水的作用,地下建筑用混凝土材料需要解決混凝土的抗滲問題。隨著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地下工程結構自防水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地下大面積混凝土工程中添加密實劑是提高混凝土抗滲性的有效措施。密實劑是含有水泥活性成分、強化成分的特種混凝土密實材料,大多由膨脹劑、減水劑、密實劑等多種有機、無機材料復合而成,經過科學的技術工藝復配而成,其技術效果是顯著。密實劑能有效阻止水分子滲透,提高混凝土抗滲性能,同時能夠提高混凝土強度,具有抗滲性能好、耐堿酸、耐高低溫、氯離子含量低、無味、無毒、無污染、對鋼筋無腐蝕等特點,在防止混凝土水分滲透中具有重要作用,實際工程中應用廣泛。但隨著生產要求的提高,傳統密實劑已經滿足不了市場對密實劑的期望值,對摻入混凝土的密實劑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混凝土在長期服役過程中,受到環境中二氧化碳和水分的不斷侵襲,容易導致混凝土中未完全水化的鈣離子遷移到混凝土表面,從而出現泛霜,因此,如何改善混凝土對二氧化碳和水分的侵襲,開發性能更為優異的混凝土產品,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混凝土產品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的環境中二氧化碳和水分的不斷侵襲,容易導致混凝土中未完全水化的鈣離子遷移到混凝土表面,從而出現泛霜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防滲、防腐蝕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滲、防腐蝕混凝土。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滲、防腐蝕混凝土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防滲、防腐蝕混凝土,包括水泥,水泥質量10-15%的氧化石墨烯;
所述氧化石墨烯層間沉積有聚合物;
所述聚合物分子結構中帶有脒基團;
所述脒基團位于聚合物分子鏈側鏈。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引入氧化石墨烯和帶有脒基團的聚合物,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環境中滲透進入混凝土內部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可以和脒基團之間發生相互作用,使脒基團帶有電荷,由于帶有同種電荷,引起內部腔體發生一定程度的膨脹,從而有效避免二氧化碳和水分進一步向內部擴散滲透;并且,由于將聚合物沉積于氧化石墨烯的層間,而單片層的氧化石墨烯依靠C-C化學鍵牢固連接,且膨脹后產生的膨脹力會以氧化石墨烯片層結構向混凝土結構進行傳遞,其壓強由原本的點對點方式轉變為面對面的方式,壓強得到顯著降低,因此,有效避免體積的變化對混凝土性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進一步地,所述聚合物是由單體在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層間原位聚合形成。
進一步地,所述聚合物為聚乙二醇-b-聚(N-脒基)十二烷基丙烯酰胺。
進一步地,所述混凝土中還包括螯合劑;所述螯合劑沉積于氧化石墨烯層間。
進一步地,所述螯合劑為酒石酸、檸檬酸、山梨糖醇、乙二胺四乙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中的任意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永霞,未經陳永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69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