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軟體驅動的微創手術器械開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36285.0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262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源;劉寶國;李濤;張勤儉;嚴魯濤;李端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29 | 分類號: | A61B17/29;A61B18/12;A61B18/14;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1000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軟體 驅動 手術器械 裝置 | ||
1.一種軟體驅動的微創手術器械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開合裝置包括:末端鉗體、軟體驅動組件、連接機構、傳動結構、電氣組件和流體控制模塊;
末端鉗體,作為手術過程中直接與人體接觸的部分,包括第一鉗體、第二鉗體,其分別通過連接件與軟體驅動器的輸出端連接;
軟體驅動組件,包括2個軟體驅動器,呈對稱分布,分別驅動所述第一鉗體、第二鉗體繞其旋轉支撐軸同軸運動,實現雙刀雙向開合動作;所述的軟體驅動器,包括輸出端、端蓋、旋轉支撐軸、軸承、第一軟體模塊和第二軟體模塊、軟管;輸出端內部為圓柱鏤空,輸出端的內周圓環與輸出端擋板、端蓋以及旋轉支撐軸的旋轉支撐軸擋板形成前后兩個鏤空的腔室,每個腔室內設有1個軟體模塊;軟體模塊的一端與旋轉支撐軸擋板相連固定,另一端與輸出端擋板或者固連或者不固連而是通過充氣保持接觸;軟管穿過旋轉支撐軸擋板空隙,由軟體模塊底端插入其中,為軟體模塊進行供氣/液或者吸氣/液;
所述的連接機構,將所述軟體驅動組件固定到所述傳動結構的末端;
所述的傳動結構,為封裝氣/液體管路的長距離裝置,內部為中空,前后留有管路和電氣的通孔;
所述的電氣組件,為兩條連接導線,每條導線分別連接末端鉗體和檢測儀器或電凝器,連接到神經檢測儀時可作為電信號檢測神經的狀態,連接到電凝器時可以用于電凝;
所述的流體控制模塊,連接軟管,為氣/液源,同時實施流體控制;所述流體控制模塊,包括1-4個結構相同的控制組件;每個控制組件包括按鈕活塞、流體密封殼與復位彈簧;流體控制模塊,為手動控制,或自動控制。
2.一種軟體驅動的微創手術器械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開合裝置包括:末端鉗體、軟體驅動組件、連接機構、傳動結構、電氣組件和流體控制模塊;
末端鉗體,作為手術過程中直接與人體接觸的部分,包括第一鉗體、第二鉗體,其分別通過連接件與軟體驅動器的輸出端連接;
所述的軟體驅動組件,包括1個軟體驅動器,該軟體驅動器驅動所述第一鉗體繞其旋轉支撐軸同軸運動,第二鉗體通過連接件和剛性件固定連接在旋轉支撐軸上,實現單刀雙向開合動作;所述的軟體驅動器,包括輸出端、端蓋、旋轉支撐軸、軸承、第一軟體模塊和第二軟體模塊、軟管;輸出端內部為圓柱鏤空,輸出端的內周圓環與輸出端擋板、端蓋以及旋轉支撐軸的旋轉支撐軸擋板形成前后兩個鏤空的腔室,每個腔室內設有1個軟體模塊;軟體模塊的一端與旋轉支撐軸擋板相連固定,另一端與輸出端擋板或者固連或者不固連而是通過充氣保持接觸;軟管穿過旋轉支撐軸擋板空隙,由軟體模塊底端插入其中,為軟體模塊進行供氣/液或者吸氣/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軟體驅動的微創手術器械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軟體模塊為柔性材料制作形成的密閉結構,內部有中空腔室,通過對中空腔室充氣/液或者吸氣/液使得整個軟體模塊膨脹或者收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軟體驅動的微創手術器械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軟體模塊的制造方法為:
根據輸出端內部圓柱鏤空的形狀,設計成扇形的圓柱,頂部開放,內部挖孔形成薄壁模具,鑄造成型軟體模塊的下半部分;
澆筑液體硅膠,常用材料包括鉑金催化硅膠、聚二甲基硅氧烷,將兩個成分混合攪拌均勻后倒入模具中;為了在軟體模塊內形成中空腔室,將一塊與中空腔室同等大小的實體件放入模具的液體硅膠中,不觸碰模具底面,且實體件與液體硅膠上方齊平或高出,懸掛起來;
將整個模具和硅膠放入常溫處,靜待24-72小時,或者放入真空艙內恒溫加熱30℃-120°固化并排除內部氣泡;固化后,取出實體件,形成內部具備中空腔室的軟體模塊的下半部分;
從一端插入軟管到軟體模塊下半部分的中空腔室中;
再制作一個橫切面形狀相同的模具,模具高度小,將液體硅膠導入其中,固化后,形成一個扇形的薄壁硅膠片,該薄壁硅膠片形狀、面積與上述軟體模塊的下半部分相同;
在軟體模塊下半部分及薄壁硅膠片中間涂液體硅膠后,貼合在一起,固化后便形成1個軟體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郵電大學,未經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62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