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束插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35642.1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95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石志勇;吳震;唐海;周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2/51 | 分類號: | H01R12/51;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祿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插件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束插件結構,包括插件組件和對插件,且插件組件為多個;插件外腔上設有多個插孔位和用于安裝插件組件的多個插接槽,鎖止扳手包括兩條扳手縱臂和一條扳手橫臂,兩條所述扳手縱臂的一端分別與扳手橫臂的兩端垂直連接,其另一端分別與插件外腔的左右兩側鉸接連接,扳手橫臂上設有與插件外腔外壁配合作用的鎖緊裝置;扳手縱臂與插件外腔的連接端設有弧形槽,當鎖止扳手轉動時,與位于弧形槽運動軌跡上的固定點不發生干涉;插件外腔插入對插件內,對插件內部兩側分別設有與弧形槽配合鎖止的鎖止銷。本發明解決了現有線束插件鎖止機構可靠性低導致的功能失效以及組件配置不靈活導致的冗余浪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線束插接件,具體涉及一種線束插件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汽車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導致汽車上的電氣設備也越來越多,從而需要大量線束接插件來連接各個電器零部件,來實現電器功能的協同工作,滿足系統功能穩定可靠運行的要求。現有插件通常是一個插件作為一個整體,不可拆分組合,在配置功能不同的場合下使用,冗余浪費比較明顯,不夠經濟,插件只帶有一次鎖止機構,而且鎖片外圍沒有保護機構,一次鎖止機構可靠性相對較低,使用中容易損壞,造成功能失效。
如圖1和圖2所示的現有線束插件,整個插件由具有彈性形變特性的鎖片A和插件主體B組成,在拔出插件時,用手將鎖片A向插件主體B方向按壓,當鎖片A靠近插件主體B時,插件即可順利拔出,插件孔位C有28個,如果由于功能配置原因,該插件只有幾個插件孔位C被使用,則剩余的插件孔位C則被浪費,經濟性低,靈活組合性不強,當插件插接到位時,鎖片卡臺D與零部件緊密接合,構成鎖止,當按壓鎖片A時,鎖片卡臺D則與零部件配合部位脫離,鎖止解除,插件順利拔出,由于鎖片A沒有被保護,而且整個插件只有一個鎖片,也即只能行成一次鎖止,當鎖片A損壞時,則插件松脫,功能失效。
設計一種插件鎖止牢固可靠、配置組合使用靈活且經濟適用的線束插件結構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線束插件結構,插件鎖止牢固可靠、配置組合使用靈活且經濟適用,解決現有線束插件鎖止機構可靠性低導致的功能失效以及組件配置不靈活導致的冗余浪費的問題。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線束插件結構,包括插件組件和對插件,還包括插件外腔和鎖止扳手,且所述插件組件為多個;所述插件外腔上設有多個插孔位和用于安裝插件組件的多個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和插件組件上設有相互配合限位的卡接結構。
所述鎖止扳手包括兩條扳手縱臂和一條扳手橫臂,兩條所述扳手縱臂的一端分別與扳手橫臂的兩端垂直連接,其另一端分別與插件外腔的左右兩側鉸接連接,所述扳手橫臂繞著扳手縱臂與插件外腔的鉸接點轉動,且所述扳手橫臂上設有與插件外腔外壁配合作用的鎖緊裝置;所述扳手縱臂與插件外腔的連接端設有弧形槽,當鎖止扳手轉動時,與位于弧形槽運動軌跡上的固定點不發生干涉。
所述對插件為腔體結構,所述插件外腔插入對插件內,所述對插件內部兩側分別設有與弧形槽配合鎖止的鎖止銷,所述鎖止銷垂直于對插件側壁固定設置,隨著鎖止扳手的轉動,所述鎖止銷與弧形槽鎖止或打開。
進一步地,所述卡接結構包括卡接凸臺和卡接槽,所述卡接凸臺設置在插接槽內壁上的豎直凹槽內,且所述豎直凹槽的側壁與插接槽連通,其頂部開口;所述卡接凸臺的下部與豎直凹槽底部連接,所述卡接凸臺上部凸出到插接槽內,且凸出部分從上到下逐漸增大,所述卡接槽位于插件組件上。
所述卡接凸臺設置在側壁與插接槽連通的豎直凹槽內,所述卡接凸臺的下部與豎直凹槽底部連接,所述卡接凸臺上部凸出到插接槽內,且凸出部分從上到下依次增大,所述卡接槽位于插件組件上。
進一步地,所述插件外腔的左右兩側的外壁上分別設有兩個限位軸,兩所述限位軸位于插件外腔與扳手縱臂鉸接點的兩側,且兩限位軸的連線與插件外腔的底面平行;所述扳手縱臂上設有弧形孔,所述限位軸伸入弧形孔內,使其鎖止扳手轉動到最高處時,鎖止銷位于弧形槽的開口處,插件外腔能從對插件中直接抽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56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顯示裝置、信息顯示方法以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生物體認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