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葉揉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35515.1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7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蔣嫦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嫦 |
| 主分類號: | A23F3/12 | 分類號: | A23F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59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葉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葉揉捻裝置,包括箱體,箱體的內部貫穿有機箱,箱體的內腔頂部固定安裝有環形齒板,且環形齒板的內部設置有齒牙,機箱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電機,且電機的輸出軸上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遠離電機的一端貫穿機箱的底板,并與箱體的內腔底部轉動連接,第一轉軸上部和下部的表面上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橫桿和第二橫桿。本發明通過第一揉捻葉和第二揉捻葉等元件的配合使用達到了高效揉捻的目的。第一揉捻葉和第二揉捻葉同時轉動,減少了揉捻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茶葉揉捻裝置。
背景技術
茶葉,俗稱茶,一般包括茶樹的葉子和芽。別名茶、槚,茗,荈,茶葉成分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堿、肌醇、葉酸、泛酸,有益健康。茶葉制成的茶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現有的揉捻裝置一般都采用揉捻桿葉揉捻,但現有裝置往往只設置有一組揉捻機構,不能對原料中進行徹底的揉捻,影響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茶葉揉捻裝置,解決了上述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茶葉揉捻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內部貫穿有機箱,所述箱體的內腔頂部固定安裝有環形齒板,且環形齒板的內部設置有齒牙,所述機箱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電機,且電機的輸出軸上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遠離電機的一端貫穿機箱的底板,并與箱體的內腔底部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上部和下部的表面上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橫桿和第二橫桿。
優選的,所述第二橫桿遠離第一轉軸的一側端部上轉動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遠離第二橫桿的一端貫穿第一橫桿并延伸至環形齒板的內部的內部,所述第二轉軸位于環形齒板內部的一端上設置有齒輪,且齒輪與齒牙相互嚙合。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上且位于第一橫桿和第二橫桿之間設置有第一揉捻葉。
優選的,所述第二轉軸上且位于第一橫桿和第二橫桿之間固定安裝有第二揉捻葉。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頂部和右側分別開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茶葉揉捻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茶葉揉捻裝置,通過第一揉捻葉和第二揉捻葉等元件的配合使用達到了高效揉捻的目的。第一揉捻葉和第二揉捻葉同時轉動,減少了揉捻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環形齒板俯視圖。
圖中:1、箱體;2、機箱;3、環形齒板;4、齒牙;5、電機;6、第一轉軸;7、第一橫桿;8、第二橫桿;9、第二轉軸;10、齒輪;11、第一揉捻葉;12、第二揉捻葉;13、進料口;14、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茶葉揉捻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的內部貫穿有機箱2,箱體1的內腔頂部固定安裝有環形齒板3,且環形齒板3的內部設置有齒牙4,機箱2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電機5,且電機5的輸出軸上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6,第一轉軸6遠離電機5的一端貫穿機箱2的底板,并與箱體1的內腔底部轉動連接,第一轉軸6上部和下部的表面上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橫桿7和第二橫桿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嫦,未經蔣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55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炒茶機械的底座
- 下一篇:可吸收鼻用軟骨填充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