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蛋白日糧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35337.2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9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麗;朱翠;蔣宗勇;楊景森;王其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K10/30 | 分類號: | A23K10/30;A23K10/37;A23K20/158;A23K20/26;A23K20/20;A23K20/142;A23K20/174;A23K50/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蛋白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蛋白日糧,涉及飼料領域。本發明所述低蛋白日糧包含以下質量分數的成分:玉米90?95%、豆粕2?6%、大豆油0.2?1.6%、氯化鈉0.3?0.4%、磷酸氫鈣0?1.1%、石粉0.65?1%、賴氨酸0.4?0.64%、蛋氨酸0.02?0.07%、蘇氨酸0.16?0.23%、色氨酸0.04?0.1%、纈氨酸0?0.12%、異亮氨酸0?0.1%和預混料0.8?1.2%;所述預混料中包含維生素預混料和微量元素預混料。由本發明所述配方制備的低蛋白日糧飼養肥育豬,可以減少養殖排泄物中氮的排放對環境帶來的影響,保證肥育豬有較好的生產性能,提高肥育豬無脂瘦肉日增重,降低肥育豬的肌纖維密度,降低肥育豬血漿中膽固醇和丙二醛的含量,改善肥育豬腸道內容物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指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飼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低蛋白日糧。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我國面臨著蛋白飼料資源緊缺局面,養殖排泄物的氮排放帶來較大環境影響,養殖業受到成本和環保的雙重擠壓,倒逼養殖節本增效新技術加快應用。自20世紀90年代起,低蛋白日糧成為全世界動物營養界研究熱點,我國也同步跟進了理想氨基酸平衡等核心理論和技術研究,目前低蛋白日糧配制與應用技術已經成熟,尤其是動物營養凈能體系和理想氨基酸模型等基礎理論的建立,氨基酸產業化發展大幅降低成本,使低蛋白日糧全面推廣應用成為可能。目前,低蛋白日糧在一體化養殖企業中應用積極性高,但在商品飼料上使用仍然不普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改善肥育豬體蛋白沉積和腸道健康的低蛋白日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低蛋白日糧,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質量分數的成分:玉米90-95%、豆粕2-6%、大豆油0.2-1.6%、氯化鈉0.3-0.4%、磷酸氫鈣0-1.1%、石粉0.65-1%、賴氨酸0.4-0.64%、蛋氨酸0.02-0.07%、蘇氨酸0.16-0.23%、色氨酸0.04-0.1%、纈氨酸0-0.12%、異亮氨酸0-0.1%和預混料0.8-1.2%;所述預混料中包含維生素預混料和微量元素預混料。
優選地,所述低蛋白日糧包含以下質量分數的成分:玉米90.58%、豆粕3.7%、大豆油1.53%、氯化鈉0.3%、磷酸氫鈣1.1%、石粉0.65%、賴氨酸0.64%、蛋氨酸0.07%、蘇氨酸0.23%、色氨酸0.1%、纈氨酸0.05%、異亮氨酸0.05%和預混料1%。
優選地,所述維生素預混料中包含以下質量濃度的成分:VA 1300IU/kg、VD3150IU/kg、VE 11mg/kg、VK3 0.50mg/kg、VK 0.50mg/kg、生物素0.05mg/kg、膽堿0.30mg/kg、葉酸0.3mg/kg、煙酸30mg/kg、泛酸鈣7mg/kg、VB1 1mg/kg、VB2 2mg/kg、VB6 5mg/kg和VB120.05mg/kg。
優選地,所述微量元素預混料中包含以下質量分數的成分:Cu 3mg/kg、Fe 40mg/kg、Zn 50mg/kg、Mn 2mg/kg、I 0.14mg/kg和Se 0.15mg/kg。
優選地,所述低蛋白日糧中,粗蛋白水平≤10%。
優選地,所述低蛋白日糧提供的消化能為3390-3450kcal/kg,代謝能為3330-3380kcal/kg,凈能為2440-2560kcal/kg。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降低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減少養殖排泄物中氮的排放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同時提供足夠的能量以供肥育豬生長,保證肥育豬有較好的生產性能。此外,本發明公開的低蛋白日糧配方可提高肥育豬無脂瘦肉日增重,降低肥育豬的肌纖維密度,降低肥育豬血漿中膽固醇和丙二醛的含量,改善肥育豬腸道內容物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指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未經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53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