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穩定的、減緩鉤狀效應的類風濕因子檢測試劑盒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34231.0 | 申請日: | 2020-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854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9 |
| 發明(設計)人: | 謝清華;李靜;李淑君;胡曉飛;李久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博科生物產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G01N33/5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299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明水***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穩定 減緩 鉤狀 效應 類風濕 因子 檢測 試劑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穩定的、減緩鉤狀效應的類風濕因子檢測試劑盒,屬于臨床體外檢測試劑技術領域。本發明試劑盒包括試劑R1、試劑R2。通過在試劑R2中加入甘氨酸、山梨醇、乙醇組成的穩定劑能夠有效地提高試劑盒的穩定性,使用特定的緩沖液,并加入了聚乙二醇,使得試劑的準確度較好,減緩了鉤狀效應的發生,有利于在市場中進一步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臨床體外檢測試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穩定的、減緩鉤狀效應的類風濕因子檢測試劑盒。
背景技術
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是一種抗人或動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決定簇的抗體,是以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RF最初由Rose等(1984年)在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血清中發現。RA患者體內有產生RF的B細胞克隆,在變性IgG或EB病毒的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RF主要為IgM類自身抗體,但也有IgG類、IgA類、IgD類和IgE類。
檢測RF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分型和療效觀察有重要意義。然而,類風濕因子難以與天然的IgG蛋白發生結合反應,但是易與變形的IgG蛋白結合。本試劑盒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類風濕因子,其工作原理是使用熱聚合IgG和樣品中的類風濕因子進行抗原-抗體反應,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進行透射比濁終點測定。在600nm波長下測試吸光度的變化,吸光值與樣品中類風濕因子的活性成正比。
類風濕因子在檢測時會出現抗原抗體過剩的現象,進而引發鉤狀效應,在檢驗過程中,發現測定范圍與樣品試劑比例有直接聯系,為了減少鉤狀效應的出現,增加檢驗結果準確性,進一步調整了試劑樣品比例,使用了新型緩沖液,優化了試劑組分。同時免疫透射比濁法由于使用特殊儀器,其檢驗信號強度會有明顯上升,類風濕因子檢測試劑盒(免疫透射比濁法)是一種無需預處理樣本,對技術和設備要求不高,能夠保證更高精密度和準確度的分析方法,由于該方法能夠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自動化測定,且可同時測定多個樣本,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因此受到臨床廣泛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類風濕因子檢測試劑盒,可以特異性地檢測血清類風濕因子的含量,穩定性好、可以減緩鉤狀效應。
本發明提供一種穩定的、減緩鉤狀效應的類風濕因子檢測試劑盒,包括試劑R1和試劑R2,其中:
所述試劑R1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所述試劑R2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進一步的,所述樣本S和試劑R1、R2在使用時的體積比例為S:R1:R2=5μL:280μL:70μL。
進一步的,試劑R1中所述防腐劑為吡硫鈉、硫柳汞、PC300、疊氮化鈉、苯酚中的一種或多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一種穩定的、減緩鉤狀效應的類風濕因子檢測試劑盒采用氨基乙酸鹽緩沖液,在緩沖液中加入葡萄糖及促聚劑聚乙二醇,優化反應體系,提高抗原抗體親和力,能夠有效減緩假性低值的出現,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本發明的試劑盒在試劑R2中添加了山梨醇、甘氨酸、乙醇組成的混合穩定劑,進一步提高了試劑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試劑盒的相關性圖;
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試劑盒的相關性圖;
圖3為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試劑盒的相關性圖;
圖4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RF劑量-反應曲線圖;
圖5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RF劑量-反應曲線圖;
圖6為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RF劑量-反應曲線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博科生物產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博科生物產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42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礦山開采溢流型浮選機
- 下一篇:一種新型截面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