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雙腔的微導管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32890.0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69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鵬濤;王宇翔;馮觀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1/08 | 分類號: | B32B1/08;A61M25/14;B32B27/32;B32B27/28;B32B27/30;B32B27/36;B32B15/08;B32B15/18;B32B15/082;B32B15/085;B32B15/09 |
| 代理公司: | 深圳舍穆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98 | 代理人: | 黃賢炬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導管 | ||
1.一種具有雙腔的微導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導管包括具有依次連接的近端段、過渡段和遠端段的第一管體以及具有接合于所述第一管體的外周上的聯接段和與所述聯接段相接并呈逐縮狀的尖端段的第二管體;
所述第一管體具有可滑動地接收導絲的第一導絲內腔,在所述第一管體中,所述近端段具有形成所述第一導絲內腔的第一內層、以卷繞的方式卷繞于所述第一內層且沿著所述第一內層的長度方向排列的彈簧層、設置在所述彈簧層的外側的編織層、以及覆蓋在所述編織層的外側的第一類聚合物層;所述過渡段具有從所述近端段延伸的第一內層、從所述近端段延伸并部分覆蓋在所述第一內層的外側的編織層、以及從所述近端段延伸并覆蓋在所述編織層的外側的所述第一類聚合物層;所述遠端段具有從所述過渡段延伸的第一內層、以及從所述過渡段延伸并覆蓋在所述第一內層的外側的第一類聚合物層;
所述第二管體具有可滑動地接收導絲的第二導絲內腔,所述第二管體具有形成所述第二導絲內腔的第二內層和覆蓋在所述第二內層的外側的第二類聚合物層,所述第二管體的所述聯接段至少部分地與所述第一管體的所述過渡段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導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體與所述第二管體的所述尖端段不接觸,所述彈簧層未延伸至所述過渡段和所述遠端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導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管體中,所述近端段的可撓性、所述過渡段的可撓性和所述遠端段的可撓性逐漸減小,在所述第二管體中,所述聯接段的可撓性和所述尖端段的可撓性逐漸減小,從所述近端段一側朝向所述遠端段一側,所述過渡段的外徑逐漸減小,并且所述過渡段的可撓性逐漸減小,所述聯接段的外徑沿著接近所述尖端段的方向逐漸減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導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簧層通過使用線材以卷繞的方式螺旋式卷繞于所述第一內層而制成,所述編織層通過編織線材編織于所述彈簧層的外側而制成,所述彈簧層的線材厚度大于或等于編織層的線材厚度,所述彈簧層的厚度與所述編織層的厚度之和小于第一類聚合物層,所述第一內層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類聚合物層的厚度,所述第二內層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類聚合物層的厚度。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微導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類聚合物層包括設置在所述近端段且具有第1硬度的第1聚合物層、設置在所述過渡段且具有第2硬度的第2聚合物層、以及設置在所述遠端段并具有第3硬度的第3聚合物層和與所述第3聚合物層連接且具有第4硬度的第4聚合物層;所述第二類聚合物層包括具有第5硬度的第5聚合物層、與所述第5聚合物層連接且具有第6硬度的第6聚合物層、與所述第6聚合物層連接且具有第7硬度的第7聚合物層、與所述第7聚合物層連接且具有第8硬度的第8聚合物層、以及具有第9硬度的第9聚合物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導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硬度、所述第1硬度、所述第5硬度、所述第3硬度、所述第4硬度、所述第6硬度、所述第7硬度、所述第8硬度和所述第9硬度逐漸減小。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導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硬度大于所述第1硬度,所述第1硬度大于所述第5硬度,所述第5硬度大于所述第3硬度,所述第3硬度等于所述第6硬度且大于所述第4硬度,所述第4硬度等于所述第7硬度且大于所述第8硬度,所述第8硬度大于所述第9硬度。
8.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微導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類聚合物層包括設置在所述近端段且具有第1彈性模量的第1聚合物層、設置在所述過渡段且具有第2彈性模量的第2聚合物層、以及設置在所述遠端段并具有第3彈性模量的第3聚合物層和與所述第3聚合物層連接且具有第4彈性模量的第4聚合物層;所述第二類聚合物層包括具有第5彈性模量的第5聚合物層、與所述第5聚合物層連接且具有第6彈性模量的第6聚合物層、與所述第6聚合物層連接且具有第7彈性模量的第7聚合物層、與所述第7聚合物層連接且具有第8彈性模量的第8聚合物層、以及具有第9彈性模量的第9聚合物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289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