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煙氣處理系統及煙氣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30123.6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33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維杰;朱潔;曹繹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96;B01D53/50;C02F9/14;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衛彬;鄒玲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煙氣 處理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煙氣處理系統及煙氣處理方法,其包括一煙氣脫硫塔、一第一污水回用池和一第二污水回用池;所述煙氣脫硫塔的上部設有噴淋管,所述噴淋管分別與一第一出水管路和一第二出水管路連接;所述第一出水管路與所述第一污水回用池連接,用于向所述煙氣脫硫塔輸送含兩性物質混凝劑的污水;所述第二出水管路與所述第二污水回用池連接,用于向所述煙氣脫硫塔輸送不與堿生成沉淀的污水。所述煙氣處理方法采用所述的煙氣處理系統進行,包括如下步驟:交替將所述第一出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水管路的污水輸入所述噴淋管,即可。本發明以不同的污水作為煙氣脫硫塔的補水水源,減少了污水的排放,有效防止了因污水引起的煙氣脫硫塔結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煙氣處理系統及煙氣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污水處理設施的普及、處理率的提高和處理程度的深化,污水廠的污泥產生量有較大增長,由此污泥引起的二次污染問題已不容忽視。污泥的處理一般包括污泥的堆肥、填埋、干化、有效利用(多為農用)及焚燒等。其中,污水廠污泥焚燒處理后排出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SO2),這些含硫煙氣會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給環境帶來很大破壞。因此污泥焚燒工藝需要對煙氣采取脫硫處理,將煙氣處理至滿足排放標準后進行排放。
煙氣脫硫是對煙氣進行脫硫處理的常用手段,通過使煙氣與堿液在脫硫塔內接觸去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煙氣脫硫塔在運行過程中高溫煙氣直接和堿液接觸,使煙氣被增濕冷卻,堿液中的水分則吸熱氣化,導致堿液中的水產生損耗,因此需要對堿液進行補水。
目前的補水水源多為工業用水或自來水,脫硫系統中工業用水或自來水的用量較大,使用工業用水或自來水為水源的工藝性價比低,并且對水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優化脫硫系統補水的水源,實現高性價比,對水資源的利用具有重大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污泥焚燒后煙氣脫硫的補水水源為工業用水或自來水的浪費,性價比低的問題,提供一種煙氣處理系統及煙氣處理方法,充分挖掘污水回用價值,節省污水廠用水成本,并且防止污水中的兩性物質混凝劑導致煙氣脫硫塔結垢,減少煙氣脫硫設備的維護成本。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煙氣處理系統,其包括一煙氣脫硫塔、一第一污水回用池和一第二污水回用池;所述煙氣脫硫塔的上部設有噴淋管,所述噴淋管分別與一第一出水管路和一第二出水管路連接;所述第一出水管路與所述第一污水回用池連接,用于向所述煙氣脫硫塔輸送含兩性物質混凝劑的污水;所述第二出水管路與所述第二污水回用池連接,用于向所述煙氣脫硫塔輸送不與堿生成沉淀的污水。
所述兩性物質混凝劑是指既能和酸發生反應,又能和堿發生反應的混凝劑。如鋁系混凝劑或鐵系混凝劑。
較佳地,所述第一污水回用池設有第一進水管路和所述第一出水管路,所述第二污水回用池設有所述第二出水管路,所述第二污水回用池的第二出水管路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與所述第一污水回用池的第一進水管路連接,所述第二支管與所述噴淋管連接。
較佳地,所述第一進水管路和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為所述第一污水回用池的支路管路。
較佳地,所述第一污水回用池、所述第二污水回用池包含在一套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中;所述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一廢水進水管、一一級機械處理池、一二級生物處理池和一三級沉淀處理池,所述二級生物處理池的出水存放在所述第二污水回用池中,所述三級沉淀處理池的出水存放在所述第一污水回用池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01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