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跨越地理分帶的鐵路BIM模型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30108.1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89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石碩;武瑞宏;倪葦;袁永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7/10 | 分類號: | G06T17/10;G06T19/20;G06F30/1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跨越 地理 分帶 鐵路 bim 模型 處理 方法 | ||
1.跨越地理分帶的鐵路BIM模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設計軟件中導入線路投影分帶參數、線路中線及工點設計信息,提取跨帶的BIM模型,并保證其構件的完整性;
步驟二:對跨越分帶的BIM模型進行構件編碼,保證構件的唯一性;
步驟三:基于構件完整語義信息實現對BIM模型的非等間距切塊:
3.1、BIM模型的語義信息包括構件及其連接關系,通過語義映射算法和構件過濾器實現BIM模型向不同細節層次的轉換,實現BIM模型構件在不同LOD的表達;
3.2、針對不同LOD進行BIM模型的非等間距切塊,非等間距切塊算法是通過逐層遞進的方式實現對BIM模型的切塊劃分,初始以BIM模型最小構件的大小為劃分單元進行切塊,如果在此過程中BIM模型構件存在語義丟失現象,則將劃分單元擴大一倍,作為進一步的劃分基礎,繼續對剩下的模型進行分塊,以此迭代,每當遇到構件丟失時擴大劃分單元繼續切塊,直至模型切塊完畢,劃分單元的同時考慮LOD對模型轉換的精度和尺寸要求;
步驟四:BIM模型分塊導出,提取幾何、屬性、材質、語義及空間坐標信息,并導入數據庫;
步驟五:對分塊的BIM模型的構件進行重投影與坐標變換;
步驟六:BIM模型的構件拼接與輕量化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地理分帶的鐵路BIM模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一中:
線路投影分帶參數包含坐標點號、北坐標、東坐標、投影面大地高、中央子午線、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基本橢球參數;
提取跨帶的BIM模型的過程為:根據線路分帶參數和工點設計信息定位BIM模型的位置和里程,其中BIM模型包含橋涵、隧道、路基、軌道、站場、接觸網。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跨越地理分帶的鐵路BIM模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二中,構件編碼基于IFD和UUID擴展的編碼算法進行,實現對每個獨立構件的實例化,保證其在工程中的唯一性,并保存構件與模型之間的邏輯關系,以JSON或XML的方式進行存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跨越地理分帶的鐵路BIM模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四中,BIM模型構件都有唯一的UUID,幾何信息包括長、寬、高,空間坐標信息包括模型所在項目的獨立工程坐標系參數,包括投影分帶信息、高程異常、轉換參數、中央子午線;數據庫分為屬性庫、材質庫、語義庫和空間數據庫,分別存儲屬性信息、材質紋理信息、語義編碼信息及空間坐標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跨越地理分帶的鐵路BIM模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五中,重投影采用逐頂點的動態重投影的方法,對語義分塊后導出的BIM模型的每個頂點進行投影與坐標變換,保證分塊后的BIM模型之間拼接無裂縫。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跨越地理分帶的鐵路BIM模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六中,將經過重投影的分塊BIM模型進行組合形成原始的BIM模型,其中,輕量化處理包含的工作有格式轉換、切片、建立索引、動態渲染策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010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高效的荸薺采挖機
- 下一篇:微服務性能優化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