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傳感器數據采集及傳輸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9952.2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13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吹信;毛養紅;李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4L12/28 | 分類號: | H04L12/28;H04W4/38;H04W4/70;A62C31/00;A62C37/00;G08B7/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信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29 | 代理人: | 郭文娟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感器 數據 采集 傳輸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傳感器數據采集及傳輸系統,包括數據采集單元、多通道AD轉換器、處理器、服務器、通信單元、用戶終端、報警單元、第一驅動單元、噴水滅火裝置、第二驅動單元、風扇、第三驅動單元以及電源系統,電源管理系統包括太陽能電池板、直流升壓電路、可充電電池和穩壓電路,太陽能電池板與直流升壓電路電連接,直流升壓電路與可充電電池電連接,可充電電池與穩壓電路電連接,穩壓電路與數據采集單元電連接。本發明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為可充電電池充電,可以節約能源,通過多個傳感器采集數據,用戶可以隨時監控家居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采集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多傳感器數據采集及傳輸系統。
背景技術
在當今信息化社會大潮流下,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已經日趨成熟。在此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相應的也來越高。氣溫、一氧化碳、雨滴、光照等因素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對這些信息量的獲取,已經成為當代居家生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此背景下,以往的檢測技術準確率低,已經遠遠不能達到人們的要求,而智能化傳感器檢測系統在此時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它可以用來檢測所在場所的氣體狀態、溫度、光照、火源,天氣等信息,為用戶做安全防護措施提供有力的參考,極大方面人們的生活。
專利申請號為201621386943.3的中國發明專利提出了一種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環境監測系統,其包括環境數據采集端和數據監測終端, 環境數據采集端包括環境采集單元、環境處理單元和無線收發單元,環境控制單元控制處理環境采集單元,且無線收發單元通過網絡與數據監測終端通訊,環境采集單元包括多組傳感器,多組傳感器包括雨量測量傳感器,大氣壓力傳感器,風向傳感器,太陽輻射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漏水檢測傳感器,氨氣傳感器,二氧化碳變送器,照度變送器,紅外線探測器,微波探測器和玻璃破碎傳感器,通過多組傳感器實時連續的采集環境參數,由網絡對監測數據進行無線傳輸,并實現了家庭環境參數的實時處理和監測,并將測得數據定時以短消息的方式發送到數據監測終端,當環境參數不符合環境要求時向數據監測終端發送警報,整個系統簡單、易用、成本低廉,實時性強,可實現環境數據的傳輸與采集,提高了家庭生活環境的舒適性。
專利申請號為201821047151.2的中國發明專利提出了一種多路數據采集系統,其包括單片機、以及分別與單片機連接的液晶顯示器、計算機單元和數據采集單元,所述數據采集單元包括分別與單片機連接的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人體紅外傳感器、開關量傳感器;所述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人體紅外傳感器和開關量傳感器分別采集溫濕度、光照度、壓力、人體和開關量的物理量并轉換為數字信號傳輸給單片機。該專利采用設置傳感器直接傳輸數字信號給單片機的結構從而克服現有技術傳輸模擬信號準確性差和速度慢的缺陷,可實現多路數據同時采集、快速傳輸、動態顯示,并能保障采集的數據更加真實可靠,整體結構科學合理、簡單緊湊,安裝和使用方便,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此可見,通過多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和傳輸,其實際應用中的亟待處理的實際問題還有很多未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多傳感器數據采集及傳輸系統,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理工學院,未經廣州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99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嫁接器
- 下一篇:一種具有預熱功能的烘干設備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